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足道  拼音:bù zú dào
不值得称述。《朱子语类。卷二二。论语。学而篇下》:「『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比他乐与好礼者,别人便说不足道,圣人只云『可也』。」《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那时黄生神魂俱荡,如逢神女仙妃,薛琼琼辈又不足道也!」
《國語辭典》:微不足道  拼音:wéi bù zú dào
卑微渺小得不值得一提。如:「个人的力量虽是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力量。」
《漢語大詞典》:卑卑不足道
谓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 聃 诡譎,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沙汀 《淘金记》:“但这所谓酒馆,是和肥肠汤锅比较说的,牠只贩卖烧酒,猪头猪尾等等不成材料的货色的卤味。因此倘若同镇子上的酒馆一比,那便卑卑不足道了。”亦作“ 卑不足道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如今为兄屈居帐下,却也难保不受暗算,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 宋 室难安。” 巴金 《家》二七:“我是一个卑不足道的人!”
《漢語大詞典》:卑不足道
见“ 卑卑不足道 ”。
《漢語大詞典》:卑卑不足道
谓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 聃 诡譎,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沙汀 《淘金记》:“但这所谓酒馆,是和肥肠汤锅比较说的,牠只贩卖烧酒,猪头猪尾等等不成材料的货色的卤味。因此倘若同镇子上的酒馆一比,那便卑卑不足道了。”亦作“ 卑不足道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如今为兄屈居帐下,却也难保不受暗算,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 宋 室难安。” 巴金 《家》二七:“我是一个卑不足道的人!”
《漢語大詞典》:渺不足道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但是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人比较起来,特别是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先进人物比较起来,却又完全显得渺不足道了。” 沙汀 《老烟的故事》:“在这大时代里,生与死的意义固然都很重大,然而,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 宋之的 《草地颂歌》:“二十年,在人类历史上说,是多么渺不足道的数字啊。”
《國語辭典》:因而  拼音:yīn ér
1.连接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红楼梦》第六四回:「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
2.随便、马虎。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初相见呼你为学士,谨厚不因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
《國語辭典》:无所谓(無所謂)  拼音:wú suǒ wèi
1.谈不上。《老残游记》第一九回:「救民即所以报君,似乎也无所谓不可。」
2.没有什么关系,不在意。如:「他为了达成环游世界的梦想,纵使夜以继日的工作也无所谓。」
《國語辭典》:咫尺  拼音:zhǐ chǐ
形容距离很近。如:「近在咫尺」。《文选。扬雄。长杨赋》:「且盲者不见咫尺,而离娄烛千里之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须臾大雪,咫尺昏黑。」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國語辭典》:鸿毛(鴻毛)  拼音:hóng máo
鸿雁的羽毛。比喻极轻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唐。李白〈梁甫吟〉:「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國語辭典》:末技  拼音:mò jì
微不足道的技艺。《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公远道:『陛下以为乐,不知此乃道家末技。叶师何必施逞!』」也作「末艺」。
《漢語大詞典》:末伎
(1).古指工商业。 汉 荀悦 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
(2).不足道的技艺。 晋 张华 《励志》诗:“ 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 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 高宗 朝, 姜恪 以边将立功为左相, 阎立本 为右相。时以年饥,於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以末伎进身者,可为炯戒。” 明 刘基 《赠弈棋相子先序》:“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國語辭典》:低微  拼音:dī wéi
低贱卑微。《三国志平话》卷中:「周瑜笑曰:『我闻诸葛出身低微,元是庄农。』」《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焦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
《國語辭典》:老几(老幾)  拼音:lǎo jǐ
1.排行第几。如:「你在家中排行老几?」
2.用于反问,表示缺乏资格、经验或能力。含有轻蔑或自谦的意思。如:「你算老几?敢在这里撒野!」「我算老几?那能和他相提并论!」
《漢語大詞典》:末士
(1).不足道的小事。士,通“ 事 ”。《文选·潘岳〈秋兴赋〉》:“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 吕延济 注:“草木荣悴,诚为末事,且犹有感,况惟人情善恶乎!”士,一本作“ 事 ”。 清 黄景仁 《城南晚步》诗:“山邱忽零落,顾影驰暉飘。所以古先哲,相勉唯浊醪。无为末士感,永貽来世嘲。”
(2).指浅薄平庸的读书人。 清 姚鼐 《复秦小岘书》:“天下之大,要必有豪杰兴焉,尽收具美,能祛末士一偏之蔽,为羣材大成之宗者。”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孔广森》:“末士明经,原求青紫,但遵甲令,粗知帖括之词,畴克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