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坠(不墜)  拼音:bù zhuì
1.不掉落。《庄子。达生》:「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日月丽天,瞻之不坠。」
2.不丧失。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西周之美可寻,文武之迹不坠。」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体分冥固,道契不坠。」
《漢語大詞典》:不忝
不辱;不愧。孔丛子·执节:“不忝前人,不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有徒三十人,皆肃肃可观,不忝师门。” 清 林昌彝 《亭槛词三章》之一:“高爵厚禄居不忝,腰悬金印称公侯。”
分類:不辱不愧
《國語辭典》:不辱  拼音:bù rù
不屈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漢語大詞典》:握节(握節)
持守符节。谓不辱君命。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唐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燃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有 桀 犬,婴此汤罗,衔鬚义愤,终乎握节,各狥所奉,咸有可嘉。”
《國語辭典》:贞烈(貞烈)  拼音:zhēn liè
坚守节操,宁死不屈。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国语辞典》:无忝所生(无忝所生)  拼音:wú tiǎn suǒ shēng
不辱父母,对得起父母的意思。语出《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