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返  拼音:bù fǎn
不回。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夫鲁连之智,辞禄而不返。」
《高级汉语词典》:只轮不返
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
《漢語大詞典》:执迷不返(執迷不返)
亦作“ 执迷不反 ”。 犹执迷不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若负固不悛,执迷不返,则命将遣师,剿平诸国。”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每思公之所以执迷不返者,其病在多欲。”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吴环洲书》:“彼若请封乞贡,宜令 顺义 为之代请,如其执迷不反,则宜姑置之度外,不必苦要之。”
分類:执迷不悟
《国语辞典》:一去不返  拼音:yī qù bù fǎn
形容人离去后音讯全无或事物消逝无踪。参见「一去不复返」条。如:「以前的生活就像江水般一去不返。」
《漢語大詞典》:积重不返(積重不返)
见“ 积重难反 ”。
《漢語大詞典》:积重难反(積重難反)
积习深久,不易改变。多指恶习或弊端发展到难以革除的地步。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頽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亦作“ 积重难返 ”、“ 积重不返 ”、“ 积重不反 ”。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抑知其始,实由于假之以权,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无如积重难返,不惟地方上不见些起色,久而久之,连那些地方官,也就视为具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 韩非 刑名之学;偏补阳者, 商鞅 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清 戴名世 《三山存业序》:“当 明 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毛笔之类》:“这一点,却要推前 清 的官僚聪明,他们在 上海 立过制造局,想造比笔墨更紧要的器械--虽然为了‘积重难返’,终于也造不出什么东西来。”
《國語辭典》:迷而不返  拼音:mí ér bù fǎn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头。比喻犯错而不知悔改。汉。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况我同盟,复能戮力为君之役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