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低谷  拼音:dī gǔ
大陆地区指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低潮、停滞阶段。
《漢語大詞典》:謇涩(謇澀,謇澁)
亦作“ 謇澁 ”。言辞不顺畅;晦涩难懂。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唐虢州阌乡阿足师传:“后产男,既愚且惷,手足拳挛,语言謇澁,唯嗜饮食,殆与平人有异。”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纪:“ 升菴 下笔则亹亹不竭,然不善谈,对人言甚謇澁。”
《漢語大詞典》:偏拗
谓固执,不顺从。 明 唐顺之 《阅视军情首疏》:“各该文武职官,敢有偏拗怠玩,阻挠军务,不行一心平贼者,尔即指名具实,参奏治罪。”
《漢語大詞典》:淹踬(淹躓)
谓受挫折,不顺利。 宋 叶适 《题〈拙斋诗稿〉》:“ 昭武 虽佳山水,惜君羈囚淹躓,而余既七十,谢世待死,无復会期矣。”
《漢語大詞典》:疏牾
粗疏而不顺人情。新唐书·吴兢传:“ 兢 叙事简核,号良史。晚节稍疏牾,时人病其太简。”
《漢語大詞典》:屯穷(屯窮)
穷困,不顺利。旧唐书·白居易传:“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屯穷,理固然也。” 宋 曾巩 《谢解启》:“以虹霓之光而披饰,以律吕之气而吹嘘,致此屯穷,阶於振发。”
《漢語大詞典》:踬跲(躓跲)
颠仆牵绊。比喻境况很不顺利。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那知事大谬,举趾得躓跲。”
《漢語大詞典》:拗捩
亦作“ 拗戾 ”。 生硬拗口;不顺。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然近时学其(指 黄山谷 )诗者,或未得其妙处,每有所作,必使声韵拗捩,词语艰涩,曰‘江西格’也。”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墓志铭》:“平生诗文,令子编辑,鬱气所成,拗捩艰涩,錮之铁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舌短而拗戾,语言不復便捷。”
亦作“ 拗戾 ”。
(1).歪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一日,洞中笔砚移动,满壁皆摹仿此十四字,拗捩欹斜,不成点画。”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萧伯纳并非西洋唐伯虎》:“而事实上,各人自己做了凹凸镜,把 萧 的影子,按照各人的模型,拗捩得像一副脸谱似的:村的俏的样样俱备。”
(2).扭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蹴踏头项,拗捩蹄肘。”
《漢語大詞典》:拗戾
(1).见“ 拗捩 ”。
(2).违反。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八:“独何以居今之世,犹有守旧之鄙生,齗齗然曰不当变法,何哉?是将挟其薾敝惰怯之私……而一獮百产万灵之芸芸,不恤亡学亡政亡教,以拗戾乎不生不灭者也。” 黄远庸 《最近之北京》二:“然因手段之异,遂欲责全国党人表明态度声讨南方,此其言可谓拗戾常人之心理者也。”
分類:违反
《漢語大詞典》:绕口(繞口)
不顺口。 田汉 《关汉卿》第四场:“ 小山 ,趁这工夫你把三折全部给我哼一下,看顺不顺,哪一句绕口。”
分類:不顺顺口
《漢語大詞典》:蹇厄
困厄;不顺利。 唐 白居易 《读邓鲂诗》诗:“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 承明 橐笔,宜在斯时;谁知蹇厄,摈于有司。”
《漢語大詞典》:蹇困
困顿;不顺利。《剪灯馀话·听经猿记》:“有知己者,荐为 端州 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彼又劝之曰:‘子蹇困如此,尚暇择地哉?’”
《漢語大詞典》:矜忤
骄矜违忤,自大而不顺从。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惟惧隐之不微,惟患匿之不密。故有矜忤之容,以观常人;矫饰之言,以要俗誉。”
《漢語大詞典》:踏趿
(1).形容不振作,不顺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艺绝:“其人曰:‘卜事甚切,先生岂误乎?’ 钱 (术士 钱知微 )云:‘请为韵语曰: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趿,不肯下钱。’其人本意卖 天津桥 紿之,其精如此。”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俗语以事之不振者为踏趿, 唐 人已有此语。”
(2).迟缓貌。 清 胡文英 吴下方言考卷十一:“踏趿。延缓貌。 吴中 谓人作事迟缓曰踏趿。” 石灵 《捕蝗者》:“那水牛被拉着,仰起了嘴,浑身是稀薄的泥泞,甩着尾巴,踏趿着走过来。”
《国语辞典》:乖衰  拼音:guāi shuāi
不好、不顺。宋。无名氏〈沁园春。小阁深沉〉词:「堪悲,命运乖衰。」
《国语辞典》:蹇促  拼音:jiǎn cù
处境困窘不顺遂。如:「老闆以前曾经因生意失败,致使全家陷入蹇促不安的地步,如今总算苦尽甘来。」清。钱谦益〈钟陵行〉:「书生命薄何蹇促,玉茧银钩尚堪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