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反粒子  拼音:fǎn lì zǐ
具有和粒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半衰期,但其电荷、奇异性、重子数、轻子数和粒子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粒子。
《國語辭典》:明线(明線)  拼音:míng xiàn
指电线之布放为可见的线路。相对于明线,暗线是将电线布放在如墙内或天花板上。如:「室内配电线通常有明线、暗线之分。」
《漢語大詞典》:介字
即介词。一般放在名词,代词前面,表示该词在句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词的关系。参见“ 介词 ”。
《國語辭典》:介词(介詞)  拼音:jiè cí
用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时间、处所等的虚词。也称为「前置词」。如「死于安乐」的「于」即是。
《國語辭典》:颈椎(頸椎)  拼音:jǐng zhuī
颈部的七块脊椎骨。其中第一、二块构造特殊,可左右旋转。
《漢語大詞典》:与…无宁
与其……不如。例如: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林觉民《与妻书》
分類:与其不如
《國語辭典》:弯度(彎度)  拼音:wān dù
物体受外力而弯曲的程度。
《漢語大詞典》:外部矛盾
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国语辞典》:碳化物  拼音:tàn huà wù
碳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经由高温加热而产生。如碳化钙、碳化矽等。
《國語辭典》:同室操戈  拼音:tóng shì cāo gē
同住一室的人,彼此持戈相杀。见《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后以比喻兄弟不睦或内部的争斗。《孽海花》第二九回:「现在黄族濒危,外忧内患,岂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乎?」
《国语辞典》:氧化物  拼音:yǎng huà wù
氧与其他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同一元素常有几种价数不同的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混合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
《國語辭典》:曳尾涂中(曳尾塗中)  拼音:yì wěi tú zhōng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语本《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比喻宁愿贫困而逍遥自在,不愿尊贵礼遇而备受拘束。《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宁曳尾于涂中,秽浊世之休誉。」也作「曳尾泥涂」。
《漢語大詞典》:相似相溶规则
指物质容易溶解在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的规则。如碘、油脂等非极性物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而难溶于强极性的水中;氯化钠、氨等强极性物质易溶于强极性的水中,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为经验规则,但可运用于推测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漢語大詞典》:贤竹林(賢竹林)
三国 魏 阮籍 与其侄 阮咸 名列“竹林七贤”,后人因用“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弟就要去拜 虞博士 并 庄徵君 贤竹林。”
《国语辞典》:纳粹主义(纳粹主义)  拼音:nà cuì zhǔ yì
又名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希特勒所主导的德国纳粹党与其他极右翼组织的实践意识形态,是法西斯主义、科学种族主义与反犹太主义的整合。纳粹主义兴起于一次大战后德国国家主义运动与反共产主义的脉络,主张德国的亚利安人为社会演化的最高等种族,为保持种族纯化,将「不纯的」犹太人与「低下的」同性恋和障碍人士加以驱除,剥夺其私人财产,并以人体实验、集中营与毒气室等极度非人道的方式监禁,最终导致大屠杀(Holocaust)。
《国语辞典》:算术级数(算术级数)  拼音:suàn shù jí shù
自第二项起之任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恒为定值的级数。参见「等差级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