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秽状(穢狀)
丑恶的行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忽为 郑御史 环枢 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 王 不待处分竟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癸卯妖书附续忧危竑议:“事发革职,居京益多秽状。”
分類:丑恶
《國語辭典》:好善嫉恶(好善嫉惡)  拼音:hào shàn jí è
喜好美善,憎恨邪恶。《旧唐书。卷一三三。李晟传》:「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也作「好善恶恶」、「疾恶好善」、「嫉恶好善」。
《國語辭典》:卑鄙龌龊(卑鄙齷齪)  拼音:bēi bǐ wò chuò
形容人的品格极为卑劣低下。如:「也只有卑鄙龌龊的人,才做得出这种伤天害理、泯灭人性的事。」
《漢語大詞典》:畜秽(畜穢)
藏秽,有丑恶的行为。指不守贞操。韩非子·亡徵:“后妻淫乱,主母畜秽,外内混通,男女无别,是谓两主。两主者,可亡也。”
《漢語大詞典》:丑险(醜險)
丑恶险诈。新唐书·杨绾传:“太常謚曰 文贞 ,比部郎中 苏端 ,憸人也,持异议,宰相 常衮 阴助之。帝以其言丑险不实,贬 端巴州 员外司马,犹赐謚曰 文简 。”
分類:丑恶险诈
《國語辭典》:出丑扬疾(出醜揚疾)  拼音:chū chǒu yáng jí
宣扬丑恶。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有甚事叫唤声疼,没来由出丑扬疾。」明。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你既主张了罢,也免的出丑扬疾,也见我祖宗家门清洁。」
分類:暴露丑恶
《国语辞典》:丑剧(丑剧)  拼音:chǒu jù
富有戏剧性发展的丑恶事情。如:「经过沟通协调之后,他们兄弟已经不再闹争夺家产的丑剧了。」
《漢語大詞典》:丑漏(醜漏)
丑陋,丑恶。《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柔和諫要慈亲会,丑漏名须自己当。” 王重民 校录:“甲、乙两卷‘漏’并作‘恶’,较佳。 曾 ( 曾毅公 )云‘漏同陋’。”
《漢語大詞典》:丑耻(醜恥)
丑恶可耻。管子·形势解:“故治天下而不用圣人,则天下乖乱而民不亲也;求夫家而不用媒,则丑耻而人不信也。”
分類:丑恶可耻
《漢語大詞典》:丑叉(醜叉)
丑陋,丑恶。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姓 马 名 武 ,字 子章 ,乃 邓州 人氏,学成十八般武艺,当年应武举去来,嫌某形容丑叉,以此上不用某。”
分類:丑陋丑恶
《漢語大詞典》:三秽(三穢)
指 唐 王怡 、 姜晦 、 崔泰之 三个丑恶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王怡 为中丞,宪臺之秽; 姜晦 为掌选侍郎,吏部之秽; 崔泰之 为黄门侍郎,门下之秽,号为‘京师三秽’。”
分類: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