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军校
客车
专掌
学名
专责
事典
擅长
专家
历家
专管
脚行
门法
形名
专攻
宫坊
《國語辭典》:军校(軍校)  拼音:jūn xiào
1.军中的副官。《晋书。卷二四。职官志》:「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2.军事学校的简称。参见「军事学校」条。
《國語辭典》:客车(客車)  拼音:kè chē
宾客或旅客乘坐的车辆。《礼记。曲礼上》:「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犬马不上于堂。」唐。司马扎〈道中早发〉诗:「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漢語大詞典》:专掌(專掌)
专门主管或从事某项工作。东观汉记·魏应传:“诸儒於 白虎观 讲论‘五经’同异,使 应 专掌难问。”
《國語辭典》:学名(學名)  拼音:xué míng
1.旧称儿童入学时取的正式名字,以别于乳名。《红楼梦》第四回:「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也称为「训名」。
2.动植物、医学等名称,用拉丁文记述,以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所通用的,称为「学名」。如酒精的学名为乙醇,食盐的学名为氯化钠。
《國語辭典》:专责(專責)  拼音:zhuān zé
专门担负的责任。如:「依宪法规定,五院各有专责。」
《漢語大詞典》:事典
(1).治事的规章。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 赵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 杜预 注:“典,常也。” 唐 苏颋 《命姚崇等北伐制》:“入敷事典,省阁称其闲练;出综条察,吏人畏其严明。”
(2).专门辑集有关礼制事件的类书。明史·艺文志三有 徐袍 著《事典考略》六卷。
(3).典故之一类。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别于语典。
《國語辭典》:擅长(擅長)  拼音:shàn cháng
专长,专精于某一领域或技艺。《明史。卷二八九。忠义列传一。王祎列传》:「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闵萝屏善琴》:「少时学琴于其叔某,兼习诗画,而琴尤擅长。」
《國語辭典》:专家(專家)  拼音:zhuān jiā
精于某种学识或技术的人。《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传。序》:「孙诒让之于周礼,陈奂之于诗,皆专家孤学也。」
《漢語大詞典》:历家(歷家)
历数家。研究历法的人。《宋书·律历志下》:“斯又历家之甚失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月二十九日而一周天,此据历家之説也。”清史稿·天文志一:“后世历家,谓天有十二重。”
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歷家之説,月行者(一作有)南北道。”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自此南北歷家,率能好学深思,多所推论,皆非浅近所及。”
《国语辞典》:专管(专管)  拼音:zhuān guǎn
1.专门管理。如:「你专管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就好,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2.专一、一定。《红楼梦》第四六回:「这个娼妇,专管是个九国贩骆驼的,听了这话,他有个不奉承去的!」
《國語辭典》:脚行(腳行)  拼音:jiǎo háng
以搬运物件为职业的人。
《國語辭典》:门法(門法)  拼音:mén fǎ
家法。《晋书。卷九○。良吏传。吴隐之传》:「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漢語大詞典》:形名
(1).事物的实在和名称。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庄子·天道》:“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 郭象 注:“得分而物物之名各当其形也。”《淮南子·说山训》:“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 宋 王安石 《九变而赏罚可言》:“修五礼,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谓明形名。”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 申 韩 形名之学,其法在审合形名,故曰‘不知其名,復修其形’,今称为刑罚之刑,误矣。”
(2).指指挥方式、方法。孙子·势:“鬭众如鬭寡,形名是也。” 曹操 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梅尧臣 注:“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应速,无有后先。”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 刑 ”。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区区的官除锦衣,专执掌形名法纪。”
《國語辭典》:专攻(專攻)  拼音:zhuān gōng
专门研究。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分類:专门
《國語辭典》:宫坊(宮坊)  拼音:gōng fāng
1.青宫及春坊的合称。《南史。卷六○。徐勉传》:「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
2.称宫中。元。乃贤 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诗:「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