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62,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224  225  226  227  228  230  231  232  23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邱鲁瞻
邱鸣权
释一斑(定宣 )
释上崇(石灵 宗 )
释上思(雨山 雪悟 )
释上慧(天觉 觉庵 吴 )
释上映(临陶 )
释上睿(目存、浔浚 蒲室子 )
释上鉴(辉宗 蕊仙、佛眉 )
释世惺(憨幢 )
释东瓜( 孙 )
释了禅(月辉 雷 )
释介石( 钟玉 )
释佛旸(旭昙 )
释僧广(圆通 高 )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邱鸣权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邱鸣权(?~?),生平不详。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一斑,字定宣,吴江人。主席古南、石佛等刹,退居一螺山房。有《耕烟室诗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上崇,字石灵,泰州人,本姓宗。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上思,字雨山,号雪悟,泰州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上慧,字天觉,号觉庵,南城人,本姓吴。主松江蒲溪七宝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上映,字临陶,宜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吴县人,字目存,号蒲室子。工画山水,布局深稳,尝从王石谷游都门,得其指授。亦善画花卉人物,俱师法古人。诗亦工秀。有《馀习吟》。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上睿,字浔浚,号目存,又号蒲室子,吴县人。少脱白瑞光寺,后居东禅寺。
清诗别裁集
字目存,江南吴县人。○目存工画,山水花卉人物俱师法古人,南宗北宗兼善。当路荐入京师,旋以疾告归,方外中淡于荣利者。无诗稿,兹从画卷中采入。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上鉴,号辉宗,长洲人,吴氏女,原名琪,字蕊仙,一字佛眉。有《香谷焚馀草》、《佛眉新旧诗》。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世惺,字憨幢,芜湖人。主慈济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又东瓜和尚,姓孙氏,馀杭人,而忘其名字。居恒素食,性嗜东瓜,人呼孙东瓜。后出家华严庵,偿其夙志,仍袭旧称,遂呼为“东瓜和尚”云。为人不多言,竟日游行街市,寒暑无间,经十馀年,人莫之测。顾与邻庵僧慧照相友善,将寂之前月告照曰:“新正六日,当相别汝,合来送我。”至期因赴法慧庵,返见慧照先在,曰:“汝何来?”照因笑曰:“汝不尝与我约耶,特来相送耳。”乃首肯之曰:“汝真不负也。”遂沐盥更衣,礼佛竟,趺坐,谓照曰:“既行不可无偈,为我书之。”偈云:“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既书后令诵,朗诵毕曰:“吾去矣。”悠然而逝。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八
了禅,字月辉,盱眙人,本姓雷。主定慧寺。有《留声阁诗钞》。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介石,上元人,尤氏女,原名瑛,字钟玉。有《春水舫残稿》。诗话:钟玉本秦淮旧院中人,精音律,工尺牍。后自忏悔乃入空门。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佛旸,字旭昙,江都人。
清诗别裁集
字旭昙,江南江都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僧广,字圆通,姓高氏,雄人也。父性果,母孟氏,夜梦一镫入怀,觉而有孕。故生有夙根,不类凡童,虽在髫年,颇慕清净,常以家居俗累不如修行超出尘浊为言,母闻之,知不可夺,欲乞卜者推定,卜者曰:“此子之命,出家极当。”年十八,父母相继没亡,因辞亲里,至白沟河观音庵乞义天祝发,义尚苦行,时勤作务,广每求参生死以决疑情。会溟波禅师就庵结制,广便昕夕密究未生已前本来面目,复充行者,随赴京师,命往悯忠寺受具戒。时年二十五,始习坐,三日才定,身心俱空,便见旁列罗汉中坐古佛,四炷香时,所见境界消灭,心正结疑,忽闻溟波语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广顿豁朗,自是精修,无一妄念。康熙辛亥,溟波住西域,广更进七,才至三日,如息重负,身心俱快,彻底洒脱,四日五更胸中溪然,便呈颂曰:“三世诸佛坐底牢,一条鼻孔透九霄。从今看破本来面,普天匝地任逍遥。”溟波见其经行坐禅,与前迥异,及落堂便问:“如何是最初句?”广喝之。又问:“如何是末后句?”广又喝之。及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如何是截断众流?”广连喝之。溟波迎击一棒,广云:“棒打石人头,朴朴论实事。”溟波笑曰:“而今始得一人矣。”自是机锋迅疾,当仁不让。尝卧病八昼夜,不进饮食,如在梦中,忽从平地起升须弥山四天王至忉利天,又升夜摩、兜率、他化自在,从六欲诸天乃至梵众、梵辅、大梵天以及四空天,方觉时,闻人言曰曰:“广维那八日不食矣,汤水在兹,曷饮诸?”广仰视曰:“学道之人,禅悦为食。”复沈沈睡去,梦至十八狱中,见重重善恶果报,因白狱中人云:“汝等何不念佛?”众乃齐声一举,忽一吏蓝袍乌巾近前云:“长老有病,我能除之。”乃以手入腹中,取出脂膏一片,忽觉大痛,一呼而醒。时早课方毕,同来问訉,自是胸次清爽,方知前境俱是梦幻。癸丑,溟波命住中江,广辞之。即上五台,观山势如兜罗绵,倏忽有光横飞如弓影,刹那而没。循至河南,登少林,过首山,执爨厨下,或遗火烧破道袍,殊无所觉。已而辞去,结夏香岩,晓闻报钟,口占一偈,有云:“惊醒梦中人,宵夜渡关津。”禅者知其有悟。乙卯,归省溟波,充首坐三年。壬戌出住慈悯,十有一载。壬申溟波示寂,继席西域。广赋性刚直,诲人不倦,接物有方,夏演毗尼,冬则结制,发机者固多,沾戒者亦复不鲜。春秋行头陀事,利生三十馀载,不立文字,孤硬直截,罔容凑泊,著有《语录》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