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62,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
释閒潭(字 南枝 )
释际会(字 旅亭 )
释际祥(字 主云 )
释陈遇(字 感通 号 碎琴 )
释雪峰( 沈浩然 字 东生 )
释静维( 韫贞 )
释音可(字 元白 邓 )
释默可(字 杲堂 号 芋香、牧石 )
际𣉻(字 愚庵 )
邱煌(字 南晖 号 叔山 )
释律净(字 明彻 钱 )
丘良功( 刚勇 )
释无迹(字 寄尘 号 八九山人 )
释清法(字 宝月、一拜 )
其它辞典(续上)
释镜明(字 定安 )释閒潭(字 南枝 )
释际会(字 旅亭 )
释际祥(字 主云 )
释陈遇(字 感通 号 碎琴 )
释雪峰( 沈浩然 字 东生 )
释静维( 韫贞 )
释音可(字 元白 邓 )
释默可(字 杲堂 号 芋香、牧石 )
际𣉻(字 愚庵 )
邱煌(字 南晖 号 叔山 )
释律净(字 明彻 钱 )
丘良功( 刚勇 )
释无迹(字 寄尘 号 八九山人 )
释清法(字 宝月、一拜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镜明,字定安,仁和人,陈氏女。孝义庵尼。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閒潭,字南枝,上元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释实定)其徒际会,字旅亭,亦修念佛三昧。临化作偈别众,吉祥而逝。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际祥,字主云,仁和人。住净慈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陈遇,字感通,号碎琴,番禺人。恭尹孙。江宁僧。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雪峰,青浦人,本姓沈,名浩然,字东生。诸生。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静维,华亭(今属上海)人,盛氏女,原名韫贞。有《寄笠遗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音可,字元白,姓邓氏,武冈人。年二十,谒颛愚衡,遂祝发,学圆通法门。参访博山、湛然、憨山、雪峤诸老,后谒天童密,多所咨叩,榰柱大法,人或忌之,翩然辞去。过江阴,黄子介请开堂,因溯江右,恢复泐潭祖庭,一鼎新之。乃扫远祖塔,至浮山,四众请,弘法慧山二十馀年,重建佛刹,宗风烜赫。居无何,退休舒城华盖山。复应安徽张抚军之请,住锡皖城清凉,撰集《圆通广忏》六十卷,镂版行世。一日示微疾,委顺而化,塔于灊之天柱。世寿七十六,僧夏五十六,著《语录》若干卷。音尝栖黄山莲花峰庵中,有诗曰:“黄海青莲开万仞,天都犹下未为高。予何直到青云上,乐道三年此结茅。”其神识超旷,非久住黄山者弗能道也。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默可,字杲堂,号芋香,又号牧石,吴县人。住海会庵。有《牧石居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际𣉻,字愚庵,江西人。祗山宝林寺僧。有《茎草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邱煌,字南晖,号叔山,贵州毕节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律净,字明彻。姓钱氏,德清人也。年四十始出家,初投馀杭慈圣,复移束园德宁。虔诵《法华》,日以为常,二十馀年,靡有间缺。一日道侣戒乘谓之曰:“汝道心如此坚固,若更以念佛回向净土,则圆成尤速,即如智者大师得法华三昧,尚求生净土,汝何不然。”因示以《高僧传》及《十疑谕》,净深信之。由是诵经毕,即念佛回向净土。又久之,忽有开悟生死关念,了然洞彻。嘉庆丙寅秋初,告其徒曰:“吾中秋前,当行矣。”问:“何往?”曰: “西方。”八月二日复谓道侣戒乘、增秀二人,曰:“水到渠成,时至理彰,不可著意求知,亦未有不知也。”又期二人偕往视之,则已更衣趺坐。时邻僧多来候送,欲齐声讽佛,接引相助。净止之曰:“用功全在平日,临渴掘井何益。吾非却此缘助,要使诸君不疑耳。”乃更移坐宠中说偈,曰:“吾年六十九,真实不虚口。放下者双手,疽往西方走。”遂合掌化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以屡获海盗,擢闽安协副将。嘉庆间,从李长庚击蔡牵、朱濆,累擢浙江提督。旋偕福建提督王得禄合击蔡牵于渔山外洋,蔡牵裂舟自沉。封三等男。卒谥刚勇。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无迹,字寄尘,又号八九山人,湘潭彭氏子。幼寄佛寺,便从薙度,性质颖异,稚年诵经,即会其旨,既长工书画,喜吟咏。时袁简斋太史搜罗名流,刋入诗话,极一时风雅之盛,独取其“净坛风扫地,清课月为镫”之句,以为得禅悦味。然无迹虽好吟哦,殊无留稿,今不多见。初居南岳,称衡麓山人。清嘉庆时,浮湘至长沙城下,栖铁佛寺,寺为唐法华尊者道场,相传为衡山王神舍铁造佛,尊者以锡卓地,得铁数百钧,遂冶之造三佛像,及大悲陀罗尼塔,故名“铁佛”。无迹居之,因号“湘滨道人”,后往闽粤,又曰“航海道人”,随地易名,不拘于物。尝与人言曰:“予以琴韵诗词为声音佛事,以临书描画为禅关话头。虽世间学,即超世间法也。”凡所游处,达官文士,悉欣慕之。晚游吴复之闽,客将军幕府,无疾而化,遂葬其地。清之末叶,新学盛行,校宇林立,多假佛地,寺为学堂侵占,今农校廓张,寺已湮没,唯铁佛犹存。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又比丘尼清法,字宝月,于昆明永乐庵披剃。自幼精持戒律,闭关拜《华严经》一部,一字一拜,晨昏扣钟,利济幽冥,五易寒暑,中宵不辍。晚岁专修净土,临寂,诵佛坐化,咸丰元年也,世寿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