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762,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239 240 241 242 243 245 246 247 248 下一页
释悟虔(字 投诚、素愚 )
释显远(字 静然 显远 )
云麟(字 翥青、兰舫 号 梅痴 邱 )
僧达受( 姚 字 六舟、秋楫 号 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 )
释圆镜( 魏 )
释正真(字 达宗 号 西斋 )
释仪谦( 仪谦 字 见能 )
释悟森(字 道光 陈 )
丘开来(字 觉吾 )
释通静(字 文定 号 苇渡 )
释宗质(字 朴斋 段 )
僧了然(字 月辉 雷 )
丘之稑(字 谷士 )
汤鹏(字 海秋 号 浮邱子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地华(字 妙莲 号 云池 冯 )释悟虔(字 投诚、素愚 )
释显远(字 静然 显远 )
云麟(字 翥青、兰舫 号 梅痴 邱 )
僧达受( 姚 字 六舟、秋楫 号 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 )
释圆镜( 魏 )
释正真(字 达宗 号 西斋 )
释仪谦( 仪谦 字 见能 )
释悟森(字 道光 陈 )
丘开来(字 觉吾 )
释通静(字 文定 号 苇渡 )
释宗质(字 朴斋 段 )
僧了然(字 月辉 雷 )
丘之稑(字 谷士 )
汤鹏(字 海秋 号 浮邱子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地华,字妙莲,号云池。姓冯氏,归化人。父曰书泰,以茂才出家怡山,衣钵馀财,尽资放生。母杨氏,亦禀优婆夷戒。故家世善缘,福根有自。光绪三年戊寅,省亲怡山,因诫之曰:“汝出家时至矣,缘在鼓山,甚勿错过。”遂投石鼓,礼奇量剃度,逾年得本山怀忠授具戒。自是志愿深闳,威仪简重,然以净土为归。时鼓山大殿颓坏,志怀修复,乃虔诚竭虑,独往台湾,仆仆海雾,苦心感物,随叩获应,用集施䞋,归筑殿堂。甲申,量公退老,付以法席,四众翕然。乙酉,华年四十,复杖锡南游,历抵群岛,卒从所愿,归而重建龟山崇熙寺。由是声誉日腾,清晖懋发。因念法随地展,道以人弘,南洋岛屿,自驰禁后,番舶云屯,商旅臻辐,烟火繁盛,非有佛教,曷兴善感,而创建梵刹之举,已怦怦于心矣。且华往还岛屿,侨商稔习,信慕日多,曾请住广福宫,食其祖赋,宫即岛中公所也,优礼如此。辛卯之岁,爰度厥地,经之营之,胜缘广及,檀舍云从,不日之间,屹屹绀宫,已雄峙海隅,乃颜曰“极乐寺”。南洋之有丛林自兹始也,华为开山祖云。闽省白塔寺者,古刹也。剥蚀荒残,华见而伤之,乃搜集钵馀,益以樾助,卒重修之,且筑回龙阁焉。漳州崇福寺众仰其清望,请主法席,未几引退,归极乐建普同塔。甲辰至京师请藏经二,于是极乐、崇福,俱得一藏。炎荒遐服,法宝光临,前所未有,时年已六十一矣。以寺事付本忠,而返鼓山。又重修天王殿。南山寺之颓,亦若待华鼎新者,复主其事,土木方竣,竟以微疾寂于闽之崇熙寺,世寿六十有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悟虔,字投诚,一字素愚,铅山人也。初来云间掩关西禅寺,礼华严三年。旧有万佛殿、藏经阁。岁久荒残,金碧剥落,慨然闵之,矢志募修,檀樾乐助,不日更新。性慷慨,好义勇,为急人之急。尝醵金葬施牧堂居士一家数丧。又李居士衡堂家贫,常分衣钵之资助之,没复为购棺以葬。虔通彻宗乘,而专志净土,虽兴崇利益,不废应接,而六时系念,无少间缺。晚移北门善应庵,益勤修念。嘉庆二十三年,临化先数日,遍辞道友,若将䛡别,至期从容而逝。丈室闇闇,瓶钵萧然。送者数十百人,莫不赞叹礼拜而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静然名显远,少颖悟,读书数行俱下,清辩入神,而持诣精苦,不避艰辛。晨汲晚樵,视为妙用,处之怡然。惺参承其教泽,服膺已深,既禀具戒,并荷衣法。尝游荆州,以苦行导化,开如来、延庆、水月三寺,为丛社。复往宜昌创慈云寺,弘我法旨,四众归之。主持数年,退居万年寺。平昔严持戒德,虔诵《金刚经》。一日诏其徒,曰:“汝侍吾有年,能知《金刚经》之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乎?经云:‘一切诸佛及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吾行住坐卧,不离此经者,盖念人生难得,乐土难生。吾今年七十有六,不愿久溷尘浊,行将西归,与汝别矣。”因命徒众积柴于寺,叠累渐高,乃从容就之。向薪东西拜,登之说偈,曰:“当初不来,于今何去?慧镫不灭,灵台一炬。风扫枝头,月映潭底。众善护法,生死何异?”须叟火自内发,香烟结盖,上入霄汉。观者千数百人,莫不赞叹。收灵骨获舍利子七,塔于慈云寺前,时嘉庆戊寅秋七月既望也。
人物简介
维基
云麟(1789年—1855年),字翥青、兰舫,号梅痴,邱姓,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嘉庆十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十九年(1814)登进士。历任山西平阳府知府、陕西孝义厅同知、汉中府知府、道光十三年(1833)西安府知府,甘肃宁夏道、兰州道、安肃道、镇迪道(驻迪化州巩宁城),道光二十七年擢甘肃按察使,署甘肃布政使。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七(1848年7月7日),升任广西布政使,二十九年任陕西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病解职。咸丰五年(1855)卒于旅途。亲家镶白旗满洲、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作长歌《途次潼关哭云兰舫》(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谪戍伊犁,中途停留兰州,出兰州西关,答拜兰州道云麟,参观汇园(云麟之寓园),写道,“其地依山面河,有亭榭花木之胜”(据《林则徐在伊犁》、《林则徐集:日记》)。林则徐在兰州停留期间,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刘墉 (清朝)82岁行书手卷《杜甫诗十首》,在场欣赏的有镶红旗满洲、嘉庆十八年举人、陕甘总督纳音富察氏富呢扬阿(字艺林,号海帆,有现代版《陕甘总督任内奏稿》,2005;祖父湖广总督富明安)、甘肃布政使程德润(字玉樵)、兰州道云麟等,富呢扬阿代表大家在诗卷中作了书法题识。陕甘总督富呢扬阿在宴请林则徐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赵孟頫书写的《松江宝云寺记》墨迹本真迹(据《古西行记选注》,1987)。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七月,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镶白旗满洲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成瑞的迪化州知州继任、镶黄旗满洲呢玛察氏舒通阿,与云麟系亲家)在乌鲁木齐为来访的云麟作诗“癸卯七月招诸友陪云兰舫观察宴集城东雷氏水榭”(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2月19日,甘肃按察使云麟、甘肃总兵官索文(后任甘肃提督,其子索焕章原任乌鲁木齐绿营署理中军提标参将)奏请捐修乌鲁木齐城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1—1858 【介绍】: 清僧。浙江海宁人,俗姓姚,字六舟,又字秋楫,号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出家于海昌白马庙。性喜金石,善鉴别古器碑版,阮元称之为“金石僧”。又善刷拓古铜器款识,时称绝技。兼精刻竹。行脚半天下,后主西湖净慈寺,与戴熙、何绍基交善。有《小绿天庵吟草》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达受,字六舟,又字秋楫,海宁人,本姓姚。白马寺僧。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圆镜,姓魏氏,梓潼人也。父曰芝梧,夙有善心,故镜生而聪慧,妙解天成。年六岁,舍入永利,度为沙弥,时道光初元也。苦志求学,酷嗜经义,六时梵呗,深契禅定。经论宏旨,俱能了澈。四方游侣,多相质證,皆悦怿以去。时庙宇颓败,常虞倾圯,镜乃劳勤自励,兼事耕耨,数年经营,集资千百,重修正殿,增葺两廊,绀文金相,焕然有赫。复以馀力置香田百馀亩,差供僧众。晚岁凿池寺后,约方十亩,栽种莲藕,春馀夏初,新荷出水,便饶幽胜,迨及花时,香风习习,扇于数里,四围芙蕖,亭亭玉立,菡萏初放,光映晓霞,的实将成,粉涵秋露。池上古柏苍翠,芳草芊芊,镜往来其间,自契禅悦,须发皤然,神明清朗,略无尘意。寂时寿已百有八岁,今徒众繁衍与莲花并盛。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正真,字达宗,别号西斋,湘潭人也。初出家时,随缘近邑,上礼衡岳,下泛长沙,既得具足,遂事游参。曾至高旻谒昭月贞,师参究谁字甚力,旋得法于国清宝林珍师,又受金陵神木瑞林禅师教乘源流。荐绅先生请主鹫峰古刹,至则颓坦坏井,老屋数椽,人所不能堪,而真处之晏然。未几,檀施日至。百废具兴,次弟建诸殿阁,金涂丹雘,一改昔观。复置良田数百顷,率众礼佛,日有恒课。凡有求请,无不切示。宰官臧获,一视平等,久之,皈依愈众,悉授以持名法门。遐迩缁白,蔼然慕化。姬传姚太史,淮树章观察,信愿方隆,宏护尤切。一日淮树邀真对榻,出其二妾令受以经,真曰:“夫受经之法,必须正几中庭,热香顶礼,而后敬谨授诵,恭严听领,盖法不可慢,心贵自虔。”观察悦服,方离榻致礼。而梁坠榻碎,由是畏之,率二妾同禀法戒,后舍二妾为尼,持心净土,颇称精进。未几,厌绝尘嚣,耽志幽隐,委院务于其徒脱凡,屏弃诸缘,专修净业,所著有净土偈若干首。道光元年正月九日,晨起与徒清谭,安养乐趣,貌和神陷,旋自讽诵。命脱凡领众食粥,及复至则已更新衣,双趺逝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又研庵,名仪谦,字见能,桐乡沈氏子。依仁和法海禅院嵩年剃度,受具于圣因寺中立,寻入云林为记室。禅馀工写山水,可登巨然之堂。德山老人付以法物。嘉庆丙子,推继祖席,未几,寺灾,自观音阁延及行宫、大殿,俱为灰烬。于见誓志兴修,苦行叩募,浙抚入奏内廷,颁发帑银万两,而仪谦亦购大木于楚,归而重兴土木。道光八年落成,谦仍主院事,更请沈太史听篁续脩《寺志》。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悟森,字道光。姓陈氏,华亭人。雅性静默,独喜禅坐,尝与怀清老人参论得其称许,遂受记莂。历访名山,十有馀载。嘉庆二十年,复来云林,延为首座,后静养于普贤阁,终日潜处,杜门不出。著有《诗稿》、《语录》若干卷。道光九年九月四日,书偈而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黔阳人,字觉吾。嘉庆八年岁贡。力学能文,兼工诗书,诗祖陶潜。道光间选郴州学官,以老疾辞。有《揖山草堂诗集》、《诗话》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道宗)宗弟子通静,字文定,别号苇渡,宁海韩氏子。少依治平寺染削。年二十始进具。遂造维扬高旻,谒宝林,有所證入。后参宗,授玄旨,为入室真子,遂付衣拂。主席国清三载,退隐四明,掩关十年再住国清。阅岁十六,门庭殿宇焕然改观。道光五年秋示疾。冬十一月朔,集众训勉,乃示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东土不留,西方不住。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安坐而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宗质,字朴斋。姓段氏,洪洞人也。初岁出家便尔精修,及圆具姑射山兴福寺,戒律尤严。欲参耆宿,矢志游方,遂遍礼名山,历采圣迹。尝于成都宝光寺,开筵讲演,绵延数夏。复往红螺山资福寺,与亮首座相善。亮示以念佛求生净土法要,质领其教语,服膺拳拳,持之三十年,鸿昏鸟显,历久无间。以清光绪七年二月十日示寂,世寿八十五。先三日,日方卓午,忽睹白莲一茎三花,涌于室中。自知净业功深,圆成不远。戒其徒招同参十人,相助讽佛。是日晨起,犹发声清朗,所诵佛号,历历分明,久之,响沈音寂,面容光泽,如笑欲语,傍侍方启,叩呼之不应,抚之已逝去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尼僧。嘉庆间偕一僧至四川酉阳,修行于甘溪石家坝之观音阁。据传,了然原为江湖绳妓,习拳术于汉口,号称无敌。僧未出家时与之交好,后破家产,遂相从出家。精通骨伤科,常以术疗贫。里中冉崇贤,攀树折腰,伤势极重,家人惊号,以为必死。了然先施手法为其接续断骨,继敷以伤药,竟得无恙。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了然,字月辉。姓雷氏,宝应人也。赋性坚忍,不慕浮荣。少游盱眙,入一兰若,林木幽静,耽憩忘归。遂尔舍身,研求梵典,精进无已。既受具足,持律尤严,发脚行方,遐迩企止。道光丁未来主焦山,时定慧寺殿宇倾敝,欲事修葺。岁在己酉,江水暴涨,漂没无算,民力穷困,物食维艰,势难兴举。会大府陆公立夫,雅契名山,崇修福果。彭都转玉雯养疴庵中,从容告语,曲为陈说,终如所请。因访匠求木,计日程工,隆隆大雄,更超前矩。乃岁不一周,粤寇东下,镇江失守,居民惶恐,纷纷迁避。山中旧侣,各谋远徙,咸相怵曰:“贼已登金山矣,此必不免,盍去诸?”了然独毅然曰:“若吾属皆去,如此山何。”吾将往说之。因与其徒悟春诸人议曰: “怯者弗留。”强志坚决死守弗去者,得同志十二人,曰:悟春、凡涤、超尘、一诚、智林、明道、凡超、了因、净因、木森、圣举,皆矢誓居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浏阳人,字谷士。由监生议叙八品。喜读书,尤通律吕。道光九年,知县杜金鉴聘典文庙乐舞,乃按律制器。有《律音汇考》、《丁祭礼乐备考》。卒年六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1—1844 【介绍】: 清湖南益阳人,字海秋。道光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御史。勇于言事,以劾工部尚书宗室载铨,被黜。鸦片战争时,犹条上洋务三十事。在京师有狂名,所作诗文亦豪放如其人。有《浮丘子》、《海秋诗文集》,内容多涉军国利病大事。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一
汤鹏,字海秋,益阳人。道光癸未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海秋诗集》。维基
汤鹏(1800年—?),字海秋,自号浮邱子。湖南益阳人。嘉庆五年(1800年)生于益阳沙头。自幼聪敏好学,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进士,授礼部主事,因文章“震烁奇特”,被选入军机章京,同曾国藩同为穆彰阿的门生。历官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平时“究心吏事时政”,其文“皆自道其所得”,自称“欲奄有古人而以二公为归”。曾国藩认为汤鹏“其人诞言太多,十句之中仅一二句可信”。作《浮邱子》一书,另有《海秋诗集》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