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4,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6  6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拉锯
捆扎
捞什子
劳动对象
劳什子
老獾叼的
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
狼吞虎咽
烂料
磕头碰脑
扣襻
脚码子
脚盆
茧栗角
《國語辭典》:拉锯(拉鋸)  拼音:lā jù
1.双方各执锯子的两边,一来一往的锯东西。如:「这根木头真粗硬,我们拉锯了半天仍然锯不开。」
2.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一来一往。如:「拉锯战」。也作「拉锯儿」。
《漢語大詞典》:捆扎
把东西缠束在一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 道静 急忙找了一块布要替他捆扎,但他没要她包扎,而用自己的牙齿和左手几下子就包上了右臂的伤口。”
《國語辭典》:捞什子(撈什子)  拼音:láo shí zi
令人厌恶的东西。也作「劳什子」。
《漢語大詞典》:劳动对象(勞動對象)
政治经济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过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材等。
《國語辭典》:劳什子(勞什子)  拼音:láo shí zi
惹人讨厌的东西。《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连人的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如今要除下我手脚上的这个劳什子,除非你们老大爷亲自来除,那能由你们这班奴才一句话,就轻轻除下来吗?」也作「牢什子」、「劳什骨子」、「僗什子」、「捞什子」。
《漢語大詞典》:老獾叼的
詈词。犹言喂老獾的东西。獾,一种动物。《醒世姻缘传》第六四回:“只是俺公公那老獾叼的唂唂噥噥,我受不的他琐碎。”
《國語辭典》:狼餐虎咽(狼餐虎嚥)  拼音:láng cā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样子。《西游记》第五二回:「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在吃东西。」《东周列国志》第一○五回:「乃留唐玖同食,故意在他面前施逞精神,一饭斗米俱尽,啖肉十馀斤,狼餐虎咽,吃了一饱。」也作「狼吞虎咽」。
分類:东西
《漢語大詞典》: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
分類:东西
《國語辭典》:狼吞虎咽  拼音: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样子。《歧路灯》第四六回:「绍闻只得陪差人吃饭,只呷了几口汤儿,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也作「狼吞虎咽」。
《國語辭典》:狼吞虎咽(狼吞虎嚥)  拼音: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也作「狼吞虎咽」、「狼餐虎咽」、「狼飧虎咽」、「虎咽狼吞」。
分類:东西
《國語辭典》:烂料(爛料)  拼音:làn liào
吴语。骂人不成材的话。如:「那个不成器的烂料,我们别把心思放在他身上了。」《海上花列传》第三一回:「四五年省下来几块洋钱,拨个烂料去撩完哉?」
《國語辭典》:磕头碰脑(磕頭碰腦)  拼音:kē tóu pèng nǎo
形容人多而拥挤的互相碰来碰去。如:「一听到限时抢购,整群顾客便磕头碰脑地挤向前去。」
《漢語大詞典》:扣襻
纽襻,也指形状或功能像纽襻的东西。例如:衣服袖子上好了,扣襻还没有钉上。
分類:功能东西
《漢語大詞典》:脚码子(脚碼子)
套在鞋上防滑的东西。多用草绳、麻绳等做成。 赵兰 《妇女团生活片断·训练》:“一天,我们正在屋里打草鞋,做脚码子,团长和军事教员检查内务来了。” 陈继新 《长征路上的红军女战士》:“这是两位红军女战士经过长征后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一只钉有脚码子的鞋和一条绑腿。”
分類:东西麻绳
《國語辭典》:脚盆(腳盆)  拼音:jiǎo pén
专门用来洗脚的盆子。
分類:洗涤东西
《漢語大詞典》:茧栗角(繭栗角)
小牛之角。形容东西细小。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沉水香:“沉水香,一名土沉香,少大块,其次如茧栗角。”
分類:东西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