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丝难绣
 
绣比平原
 
买丝绣平原

相关人物
赵胜(平原君)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5~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例句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李贺 浩歌

《漢語大詞典》:丝绣(絲繡)
唐 李贺 《浩歌》:“买丝绣作 平原君 ,有酒唯浇 赵州 土。”后因以丝绣图像或丝绣姓名表示仰慕爱重之意。 清 陈维嵩 《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坐有姬人同园次仍用蝶庵词韵》词:“人比花娇,姓堪丝绣,问名云 杜 家 秋 。”
《分类字锦》:神丝绣被(神丝绣被)
杜阳杂编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有神丝绣被绣三千鸳鸯仍间以奇花异叶其精巧华丽绝比其上缀以灵粟之珠珠如粟粒五色辉焕
分类:锦绣
《漢語大詞典》:组绣(組繡)
华丽的丝绣服饰。 唐 司空图 《容成侯传》:“至或被以组绣,盖便其俯仰取容,虽穿鼻服役,亦无耻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服饰沿革:“国初尚沿 明 制,套褂有用红緑组绣者。”
《国语辞典》:绣旗(绣旗)  拼音:xiù qí
用彩丝绣成的旗帜。《三国演义》第七回:「曲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
《國語辭典》:绣画(繡畫)  拼音:xiù huà
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䌽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國語辭典》:补子(補子)  拼音:bǔ zi
旧时有品级官员官服上的绣章。缀在前胸与后背,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官职大小依此辨别。如清朝文官一品为「仙鹤补子」,二品为「锦鸡补子」;武官一品为「麒麟补子」,二品为「狮子补子」。《金瓶梅》第六八回:「安郎中穿著妆花云鹭补子、圆领、起花萌金带。」也称为「补服」。
《國語辭典》:补服(補服)  拼音:bǔ fú
明清时职官礼服的前胸与后背镶有用金线及彩丝绣成鸟兽等图样的绣章,文官绣鸟,武官绣兽,以表示官级。也称为「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