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缠结(纏結)  拼音:chán jié
缠绕束缚。《书经。禹贡》:「包匦菁茅」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南朝梁。江淹 萧重让扬州表:「或有济世夷难之略,辉耀内眠,导江疏山之勤,缠结中寓。」
《漢語大詞典》:弓缴(弓繳)
弓和箭。缴,系着生丝绳的箭。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鵠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漢語大詞典》:纤缴(纖繳)
系在箭上的细生丝绳,射鸟用。列子·汤问:“ 蒲且子 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鶬於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微矰出,纤缴施。” 李周翰 注:“缴,射纶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引纤缴,扬微波。”
分類:生丝丝绳
《漢語大詞典》:华绂(華紱)
(1).华美的系印丝绳。《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
(2).指佩“华紱”的达官贵人。 宋 梅尧臣 《送永叔归乾德》诗:“斗酒从古人,篮舆傲华紱。”
(3).华美的蔽膝。紱,通“ 芾 ”。 明 何景明 《赠望之》诗之五:“子当被华紱,结束事明君。”
《漢語大詞典》:弋缴(弋繳)
猎取飞鸟的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唐 敬括 《蜘蛛赋》:“龙竟入於炮醢,隼终婴於弋缴。”
《漢語大詞典》:银缠(銀纏)
亦作“银纒”。 缠绕器物的银质丝绳。南齐书·长沙威王晃传:“ 世祖 尝幸 钟山 , 晃 从驾,以马矟刺道边枯蘖,上令左右数人引之,银缠皆卷聚,而矟不出。”魏书·奚康生传:“赐细御银纒槊一张,并枣柰果。”
《漢語大詞典》:弋矰
亦作“ 弋繒 ”。 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 元 李献能 《四皓》诗:“弋繒安足致冥鸿,自是兼怀翊赞功。”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孤跡似鸿冥,心尚防弋矰。”
分類:丝绳
《漢語大詞典》:幢络(幢絡)
古代车上的帷饰,由油幢、丝绳络网、绣锦络带等组成。南齐书·舆服志“衣书十二乘”原注:“厢外緑纱萌,油幢络,通幰。”南史·褚彦回传:“先是庶姓三公,轜车未有定格, 王俭 议官品第一皆加幢络,自 彦回 始也。”
分類:丝绳
《漢語大詞典》:微矰
拴有丝绳的小箭。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微矰出,孅缴施。”
分類:丝绳
《漢語大詞典》:组就(組就)
古代冕旒上彩色丝绳串。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 贾公彦 疏:“组就者,谓以组为冕旒之就,故组就连言之。” 唐 杜甫 《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黼画、组就之事,割烹煎和之宜,规矩数及於亲姻,脱落颇盈於岁序。”
《漢語大詞典》:缨缴(纓繳)
中箭。缨,通“ 婴 ”。缴,箭上的丝绳。借指箭。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一本作“婴缴”。 李善 注:“説文曰:‘缴,生丝缕也。’谓缕繫矰矢而以弋射。” 瞿蜕园 注:“婴缴,中箭。”
分類:中箭丝绳
《漢語大詞典》:矰碆
用丝绳系住石制箭头的射鸟工具。后汉书·马融传:“矰碆飞流,纤罗络縸,游雉群惊,晨鳧辈作。” 李贤 注:“矰,弋矢也。碆与‘磻’同……説文曰:‘以石著隿缴也。’”
《漢語大詞典》:皂绦(皂絛)
亦作“皁絛”。 黑色的丝绳。金史·舆服志下:“ 明昌 六年制,文武官六贯石以上及廕者,许用牙领紫圆板,皁絛罗带。”
分類:黑色丝绳
《漢語大詞典》:青缗(青緡)
古代穿铜钱的青丝绳。亦借指钱币。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緡。”
《漢語大詞典》:流磻
谓习射。磻,结于箭身丝绳上的石块。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息徒兰圃,秣马 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