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絮缕(絮縷)
棉絮与丝缕。泛指细微之物。宋史·食货志上二:“起居舍人 程克俊 言, 河南 父老,苦 豫 烦苛久矣。赋敛及於絮缕,割剥至於果蔬。”
《漢語大詞典》:纰薄(紕薄)
(1).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质地单薄。《元典章·工部一·缎匹》:“小民不畏公法,恣意货紕薄……欺谩买主,诱骗愚人。”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或是他卖段疋,拣箇宽窄,覷箇紕薄。”
(2).指布帛旧损,丝缕松散。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布帛久则日就紕薄。”
《國語辭典》:血丝(血絲)  拼音:xiě sī
凝成丝状的血或微血管充血现象。如:「经常熬夜的他,两眼满布血丝。」也称为「血丝络子」。
《国语辞典》:金丝枣(金丝枣)  拼音:jīn sī zǎo
一种枣,肉肥厚,皮现丝缕纹,故称为「金丝枣」。
分类:肥厚丝缕
《漢語大詞典》:縺缕(縺縷)
丝缕互相绞纽。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云木盪胸起,鬱峨一峯危。上有路千折,縺缕如縈丝。”
分類:丝缕
《漢語大詞典》:桑蚕丝
又称“家蚕丝”。桑蚕结茧时所吐出的丝缕。大多呈白色,也有黄色或其他颜色。吸湿性好,吸收和散发水分快,保温性和电绝缘性好,强力较高,不耐日光照射。其织物光泽优美,手感柔软。工业上可用作电气绝缘材料等。
《国语辞典》:经纶济世(经纶济世)  拼音:jīng lún jì shì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政事。经纶济世指治理国事,拯救世局。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若列朝纲,凭此大才,得受官爵显扬于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漢語大詞典》:飞仙盖(飛仙蓋)
五采丝缕结成的伞盖。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永贞 元年,南海贡奇女 卢眉娘 ……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於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臺殿麟凤之象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
《漢語大詞典》:简丝数米(簡絲數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孙诒让 札迻·自叙:“凡所考论,虽復简丝数米,或涉琐屑,於作述閎恉未窥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