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武侯祠
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 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 杜甫 《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 ,屡入 武侯祠 。”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武侯祠 ,千古精灵想在兹。’” 巴金 《憩园》三十:“我的车子到了 武侯祠 , 老姚 夫妇站在大门口等我。”
《漢語大詞典》:征事(徵事)
(1).征引故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解者,释也。解释结滞,徵事以对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六代文章之学,有徵事,有策事。徵者共举一物,各疏见闻,多者见胜。”
(2).古代试士“策问”内容之一。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策问五道。旧例:三道为事务策,一道为方略,一道为徵事。”
(3). 汉 官名,丞相属官,同六百石。汉书·昭帝纪:“丞相徵事 任宫 手捕斩 桀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汉仪注》徵事比六百石。皆故吏二千石不以臧罪免者为徵事,絳衣奉朝贺正月。”
《漢語大詞典》:左丞相
官名。丞相分左右始于春秋齐景公。汉文帝以后仅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复设左右丞相。唐以后改称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例如:萃于左丞相府。——·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漢語大詞典》:参枢(參樞)
(1).参与中央政权的政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 戴庆炣 以参枢轮笔,竟作指挥,许京庠有籍无分人引试一次。”
(2).指仅次于丞相的官员。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三省:“凡厅治皆南面,惟都臺则宰相坐东面,参枢皆西面。”
《漢語大詞典》:平津馆(平津館)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
《國語辭典》:挟书律(挾書律)  拼音:xié shū lǜ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的法令。《汉书。卷二。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唐。颜师古。注:「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也作「挟书令」。
《漢語大詞典》:半印
旧印章名。 汉 制,丞相、列侯至令丞,都用正方形的大印。小官如管仓库、园林的,只能用大官印的一半,印成长方形。后世沿其制,叫半印。参阅 清 冯云鹏 金石索·印玺·半印
《漢語大詞典》:忆黄犬(憶黄犬)
秦 丞相 李斯 受 赵高 陷害,被腰斩于 咸阳 ,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后用为大臣受陷害被处死的典故。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亦作“ 悲东门 ”、“ 悲黄犬 ”、“ 念黄犬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七:“ 李公 悲东门, 苏子 狭 三河 。” 清 顾炎武 《淮东》诗:“踟躇念黄犬,太息呼诸子。” 清 赵翼 《青山庄歌》:“填尸圜土悲黄犬,回首欢场付爽鳩。”
《漢語大詞典》:内郎
(1).泛称担任宫中护卫、侍从的近臣。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还值雨又为清道所驻》诗:“迴车避司隶,俄轩揖内郎。”
(2).犹中郎。古代丞相、将帅的属吏。隋书·李德林传:“进授丞相府从事内郎。”参阅通典·职官三《职官十一》
《國語辭典》:贾似道(賈似道)  拼音:jiǎ sì dào
人名。(西元1213~1275)字师宪,号秋壑,南宋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人。理宗时,以姊为贵妃,累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为人好游乐,淫奢专权。后元兵迫建康,宋军屡败,贾似道被劾贬逐,押解至漳州木绵庵,为押解人郑虎臣所杀。
《漢語大詞典》:驹伏辕(駒伏轅)
汉武帝 时, 魏其侯 窦婴 与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不和。一次宴会上,与 魏其 交好的 灌夫 冲撞了 武安侯 , 武安侯 治之重罪, 魏其 竭力为之开脱。 武帝 召群臣问是非,因两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 魏其 、 武安 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以“驹伏辕”形容畏缩不前,无所作为。 宋 陆游 《闻孙岩老挂冠叹仰之馀辄赋长句》:“后人竞作驹伏辕,未死奄奄如九泉。”
《漢語大詞典》:阎赵(閻趙)
秦 丞相 赵高 与其婿 阎乐 的并称。两人合谋杀 秦二世 。《旧唐书·太宗纪下》:“乃包藏凶慝,罔思忠义,爰在 江都 ,遂行弑逆,罪百 阎 赵 ,衅深梟獍。”
《漢語大詞典》:韦金(韋金)
汉 丞相 韦贤 ,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金”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 卞 玉,谬此托 韦 金。”
《国语辞典》:拜月亭  拼音:bài yuè tíng
1.杂剧名。元关汉卿作,演蒋世隆及妹瑞莲、丞相海牙之子兴福、王尚书之女瑞兰,遇金元战乱,几经离合,终于互结婚姻的故事。因剧中瑞兰尝焚香拜月,祈求与世隆团圆,故称为「拜月亭」。
2.传奇名。元施惠作,为四大传奇之一。事本关汉卿拜月亭杂剧。也称为「幽闺记」。
《漢語大詞典》:外朝官
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参见“ 内朝官 ”。
《漢語大詞典》:内朝官
旧时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也叫中朝官。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故中外文武百僚罔有不隶尚书省班属御史臺者,独学士、待制不隶外省班,自属閤门,号称内朝官,又曰西班官。则儒者清贵,其为世之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