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姨表  拼音:yí biǎo
称谓。称属于姨母方面的表亲。相对于姑表而言。如姨母的儿子与自己为姨表兄弟。
《国语辞典》:有来有去(有来有去)  拼音:yǒu lái yǒu qù
1.头头是道。《红楼梦》第四九回:「他两个在那里商议著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
2.形容两家交情好,东西互通有无。
《國語辭典》:抬轿子(抬轎子)  拼音:tái jiào zi
1.前后并列,合力抬起轿子。也称为「抬轿」。
2.赌博时,数人联手欺诈他人赌资的行为。也称为「抬轿」。
3.合力吹捧逢迎,助人增长声势。如:「这次选举,他专为一号候选人抬轿子。」也称为「抬轿」。
《漢語大詞典》: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一家不成,兩家現在)
常用为说亲不成,但两家关系仍然照常之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列公,你道‘两好并一好,爱亲才作亲’;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何至於就糟到如此?”
《国语辞典》:交门亲眷(交门亲眷)  拼音:jiāo mén qīn juàn
因两家儿女互相配婚而形成的亲戚。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将妹子玉姐与兄弟为妻,做一个交门亲眷,可不好那!」
《国语辞典》:一女不吃两家茶(一女不吃两家茶)  拼音:yī nǚ bù chī liǎng jiā chá
一个女子不能许配给两家。旧时订婚礼上,男方须送茶叶给女方,所以女子许配人家,称为「吃茶」。《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爹把孩子从小许配勤家,一女不吃两家茶。」
《国语辞典》:赶情儿(赶情儿)  拼音:gǎn qíng ér
两家平时没有来往,更无深交,只在有婚丧喜庆时才互相馈赠礼品。如:「我和王家也不过赶情儿而已,没有真正的交情。」
《漢語大詞典》:儿女亲家(兒女親家)
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花月痕》第五二回:“﹝ 士宽 ﹞歷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 秃头 做个儿女亲家。” 朱自清 《〈文心〉序》:“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 丏尊 、 圣陶 做了儿女亲家。”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不管中人保人,你和他是儿女亲家,你也好帮帮他的忙。”
《國語辭典》:换亲(換親)  拼音:huàn qīn
两家互娶对方的女儿为媳妇,称为「换亲」。
《國語辭典》:顶牛(頂牛)  拼音:dǐng niú
1.一种骨牌玩法。玩的人轮流出牌,出牌时须花色相同,点数相衔接方可,接不上的人则从手中的牌选一张扣下,终局以所扣点数最少者为胜。《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家吃了早饭,拿了副骨牌,四家子顶牛儿。」也称为「接龙」。
2.用两个人的头或两物的顶端相抵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