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两样(兩樣)  拼音:liǎng yàng
不同、不一样。宋。范成大 晚步西园诗:「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但是,恩出自上,大小你总得感激。就是你说的有现成的红顶子,这个不相干。那是捐来的,就是特旨赏的,到底两样。」
《国语辞典》:两样三般(两样三般)  拼音:liǎng yàng sān bān
不同、不一样。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您儿女就是咱儿女,我怎肯两样三般觑。」
《国语辞典》:没有两样(没有两样)  拼音:méi yǒu liǎng yàng
一样、相同。如:「他的倔脾气跟他老爸没有两样。」
分类:没有两样
《国语辞典》:心口两样(心口两样)  拼音:xīn kǒu liǎng yàng
心中所想的和口里所说的不一样。形容为人虚伪。《红楼梦》第六六回:「你放心,我们不是那心口两样的人,说什么是什么。」
《國語辭典》:三般两样(三般兩樣)  拼音:sān bān liǎng yàng
对人分高下,差别待遇。《红楼梦》第六○回:「你瞧瞧,这屋里连三日两日进来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的掂人分两放小菜儿了。」
《漢語大詞典》:两样子(兩樣子)
不一样。《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样子的。”
分類:不一样
《漢語大詞典》:两般(兩般)
两样;不同。 唐 方干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诗:“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宋 苏轼 《次周焘韵》:“道眼转丹青,常於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分類:两样不同
《國語辭典》:二致  拼音:èr zhì
1.仁与孝。《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2.不一致。《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周尧卿传》:「其学春秋,由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
《國語辭典》:二门(二門)  拼音:èr mén
1.大门进去的第二道门。《红楼梦》第三九回:「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
2.两种途径、结局。《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是为刑开二门也。」唐。聂夷中〈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漢語大詞典》:二色
(1).犹言斑白。太平御览卷四三二引 汉 蔡邕 :“早丧二亲,年踰三十,鬢髮二色。”《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髮有二色。”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二色,谓斑白也。”
(2).指喜、愠之色。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士人·周解元淳朴:“赋性朴茂,幼无二色。”
(3).犹两种,两样。宋史·乐志一:“次令登歌,钟、磬、塤、箎、琴、阮、笙、簫各二色合奏。”
(4).旧时指置妾或有外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 吴中 申 、 王 二相公,亦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寗采臣 ﹞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漢語大詞典》:二视(二視)
(1).同时看两样事物。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
(2).两样看待。 清 林则徐 《劝谕捐赈告示》:“本司统辖各属地方,殷户与灾民皆吾赤子,岂有二视之理。”
《漢語大詞典》:重羞
犹兼味。两样菜肴。宋史·李允则传:“﹝ 允则 ﹞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分類:两样菜肴
《國語辭典》:一般无二(一般無二)  拼音:yī bān wú èr
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西游记》第七一回:「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就一般无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尽有途路各别,毫无干涉的人,蓦地有人生得一般无二,假充得真的。」
《國語辭典》:福寿双全(福壽雙全)  拼音:fú shòu shuāng quán
既有福分,又得高寿。多用作祝颂之辞。《镜花缘》第七一回:「要说个个都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怕未必,大概总有几位不足去处。」
《國語辭典》:福禄双全(福祿雙全)  拼音:fú lù shuāng quán
有福气又有官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一三折:「今日在此焚香礼拜,愿他多生贵子,福禄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