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隆刑
严刑,重刑。《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汉 何休 注:“ 梁 君隆刑峻法,一家犯罪,四家坐之,一国之中,无不被刑者。”后汉书·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釐。”
《漢語大詞典》:污灭(汙滅)
同“汙灭”。污池灭族。古代的严刑酷法。后汉书·李通传论:“夫天道性命,圣人难言之,况乃亿测微隐,猖狂无妄之福,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哉!” 李贤 注:“言族灭而污池之也。”参见“ 污池 ”。
《漢語大詞典》:污池
亦作“污池”。 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 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 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
亦作“污池”。 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 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污池云。”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太公坟壠,将有污池之祸;夫人弱小,将有灭族之变。”
《漢語大詞典》:威刑肃物(威刑肅物)
以严刑使人恭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桓公 在 荆州 ,全欲以德被 江 汉 ,耻以威刑肃物。”
分類:严刑恭顺
《国语辞典》:三敲六问(三敲六问)  拼音:sān qiāo liù wèn
严刑拷打,逼问实情。《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薛教授到了后边,素姐还把那ㄚ头三敲六问的打哩!」
《國語辭典》:熬审(熬審)  拼音:áo shěn
官吏苦审犯人。如:「知县每天开堂熬审,那犯人始终咬牙不招。」
分類:严刑审问
《漢語大詞典》:刀锯斧钺(刀鋸斧鉞)
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翁无烦怒!有新妇在,刀锯斧鉞,妇自受之,必不令貽害双亲。”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民族的灵魂》:“这些阎王也正在准备着刀锯斧钺,油锅炮烙,大家商量着怎样来瓜分脔割。”
分類:刑具严刑
《國語辭典》:屈打成招  拼音:qū dǎ chéng zhāo
用严刑拷打,逼迫人招供认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将玉堂春屈打成招,问了死罪,送在监里。」
《漢語大詞典》:十拷九棒
谓严刑拷打。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万死千生,打杀这个射粮军,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