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丧气(喪氣)  拼音:sàng qi
倒楣,感到不吉利。如:「人丧气的时候,连黄金到了身边都还会飞走。」
《國語辭典》:丧气(喪氣)  拼音:sàng qì
失去强盛的志气,精神颓丧。《文选。陆机。辩亡论上》:「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挫锋。」《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众将又哀告,打了五十背花,然后放归。众将无不丧气。」
《國語辭典》:灰心丧气(灰心喪氣)  拼音:huī xīn sàng qì
心灰意冷,气馁不振。如:「由于计画案被批评的一无是处,所以每一个人都灰心丧气。」也作「灰心丧意」。
《國語辭典》:低头丧气(低頭喪氣)  拼音:dī tóu sàng qì
低垂著头,神情沮丧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也作「垂头丧气」、「垂首丧气」。
分類:失意颓丧
《國語辭典》:垂头丧气(垂頭喪氣)  拼音:chuí tóu sàng qì
低垂著头,意气消沉。形容失意沮丧的样子。《新唐书。卷二○八。宦者传下。韩全诲传》:「自见势去,计无所用,垂头丧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六老垂头丧气,只得回身。」也作「低头丧气」、「垂首丧气」。
《國語辭典》:垂首丧气(垂首喪氣)  拼音:chuí shǒu sàng qì
形容失意沮丧的样子。《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丧气,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也作「低头丧气」、「垂头丧气」。
《高级汉语词典》:丧气鬼  拼音:sàng qì guǐ
不愉快的人或脾气坏的人
《高级汉语词典》:丧气话  拼音:sàng qì huà
丧失自信心、削弱勇气或志气的话语
《國語辭典》:失气(失氣)  拼音:shī qì
1.丧失勇气。《晋书。卷六一。周浚传》:「前破张悌,吴人失气。」《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庐陵王子卿传》:「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风过耳,使吾失气。」
2.气绝。《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楚辞。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3.倒楣。《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就是叫化子也讨人家个馍馍尝尝,也讨个低钱来过过岁,咱就跟著这们样失气的主子。」
《漢語大詞典》:慑气(懾氣)
(1).丧气。陈书·高祖纪上:“军士乘胜,无不一当百,尽收其船舰。贼军慑气。”
(2).因恐惧而屏息。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旬朔内,坊市姦偷宿猾,慑气屏跡。”
《漢語大詞典》:挫气(挫氣)
犹丧气。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但惜陛下临政之初,而二臣首以言事获罪,臣恐中外闻之,忠臣解体,直士挫气。”
分類:丧气
《漢語大詞典》:灰气(灰氣)
犹丧气。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下鸿自天,漂我中田,浑浑泡泡,穀沉穗浮。田叟悼心,官吏灰气。”《陕北民歌选·信天游一》:“长下个枕头短下块被,一个人睡觉好灰气。”
分類:丧气
《漢語大詞典》:沮气(沮氣)
丧气,情绪低落。隋书·韩洪传:“ 洪 四面搏战,身被重创,将士沮气。”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当其时也,烽燧迭警,羽书狎至,人心大摇,羣师沮气。”
《國語辭典》:胆慑(膽懾)  拼音:dǎn zhé
惊怕。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分類:恐惧丧气
《漢語大詞典》:悲丧(悲喪)
悲哀丧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未几,闻玉葬香埋,懎然悲丧,恨不从丽人俱死。”
分類:悲哀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