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40
词典
2
分类词汇
838
共840,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25
26
27
2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楝实
气口
偏坠
脾土
药铺
医案
鱼际
淫气
滋阴
里实
灸法
阑门
风家
脾寒
肝家
《漢語大詞典》:
楝实(楝實)
楝树的果实。也叫金铃子。中医入药。味苦寒,有理气止痛,杀虫疗癣的功效。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木二·楝
》
:“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分類:
果实
中医
入药
苦寒
《漢語大詞典》:
气口(氣口)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
《素问·五藏别论》
:“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王冰 注:“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晋 王叔和
《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
分類:
中医
右手
切脉
经脉
寸口
盛衰
于此
《國語辭典》:
偏坠(偏墜)
拼音:
piān zhuì
中医上指阴囊一侧肿大偏垂的病症。通常疝气、睪丸炎皆可能引发此症。
分類:
中医
轻重
重失
阴囊
不平
平衡
一侧
肿大
下垂
症状
《漢語大詞典》:
脾土
即脾脏。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脾属土,故称。 南朝 齐 褚澄
《
褚氏遗书·平脉
》
:“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土生金,故关土之寸为肺。”
《
红楼梦
》
第十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分類:
脾脏
中医
五行
五脏
《國語辭典》:
药铺(藥鋪)
拼音:
yào pù
出售中药的店铺。唐。
张籍
赠任道人
诗:「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他在一个药铺里学过买卖去了,有一个月掌匮的就不要他了。」
分類:
出售
中药
商店
中医
医药
药方
配药
《漢語大詞典》:
医案(醫案)
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载 淳于意 所云诊籍,当为医案的起源。后世医家的处方,前面书写症状、病机、脉象、舌苔和治法,后列药名、剂量、炮制法及服用法等,称为医案,体现了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 明 江瓘
《
名医类案
》
、 清 吕留良
《东庄医案》
、今人 袁焯
《丛桂草堂医案》
,皆此类。 清 周中孚
《
郑堂札记
》
卷三:“
《
史记·扁鹊传
》
所载 赵简子 、 虢太守 、 齐桓侯 三则,及
《仓公传》
齐 侍御史 成 以下二十二则,乃后世医案之祖。” 徐特立
《卫生展览会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西医有读中医的医案的必要。”
分類:
中医
临床
实践
记录
淳于意
《漢語大詞典》:
鱼际(魚際)
(1).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拇指)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素问·气府论》
:“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2).特指手部鱼际。
《
灵枢经·本输
》
:“鱼际者,手鱼也。”
分類:
中医
穴位
拇指
后方
处有
有明
明显
肌肉
隆起
《國語辭典》:
淫气(淫氣)
拼音:
yín qì
淫荡不正之气。《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看这个女人实有些奇。若说他是个邪货,他却不带淫气。」
分類:
中医
淫邪
《漢語大詞典》:
滋阴(滋陰)
滋补阴虚,为中医的一种疗法。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
“吴茱萸汤方”注引 清 沈明宗 曰:“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乃肾水枯少,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急救肾阴为主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一○一回:“据
《食物本草》
,这东西是滋阴的。”
分類:
滋补
阴虚
中医
疗法
《国语辞典》:
里实(里实)
拼音:
lǐ shí
中医指:一、外邪化热而入内,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症状。二、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气血郁结、停痰、食积、虫积等。
分类:
中医
外邪
入内
《国语辞典》:
灸法
拼音:
jiǔ fǎ
一种中医的治病方法。点燃由艾叶等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卷,利用灼热的方式,刺激人体上一定的体表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分类:
灸法
中医
治病
点燃
艾叶
药物
艾炷
《国语辞典》:
阑门(阑门)
拼音:
lán mén
中医指大小肠衔接的部位,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明。王思九等撰《难经集注》卷四:「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
分类:
中医
大小
小肠
衔接
《国语辞典》:
风家(风家)
拼音:
fēng jiā
中医指易患或已患感冒的人。如:「她一年到头伤风感冒,真是个风家。」
分类:
中医
感冒
《国语辞典》:
脾寒
拼音:
pí hán
中医上指脾阳不振而引起脾胃虚寒的病症。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吐、泄泻、四肢冷等。
分类:
中医
不振
脾胃
病症
《漢語大詞典》:
肝家
中医称肝脏。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逍遥散》
:“﹝逍遥散﹞治肝家血虚火旺。”
《
红楼梦
》
第十回:“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
分類:
中医
肝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