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99,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255 256 257 258 259 261 262 263 264 下一页
彭汝霖(字 岩老 )
段正淳( 文安帝 庙号 中宗 )
王允中
米友仁(名 伊仁 字 元晖、玄晖、君仁、尹仁 虎儿、寅哥 号 懒拙老人 世称 小米 )
葛胜仲(字 鲁卿 文康 )
许景衡(字 少伊 世称 横塘先生 忠简 )
韩宗武(字 文若 )
曹中(字 德久、久德 )
毕仲愈(字 将叔 )
范柔中(字 元翼 )
陈中复(字 从道 )
鲍慎由(字 钦止 名 由 )
周武仲(字 宪之 )
富绍庭(字 德先 )
其它辞典(续上)
吴师礼(字 安仲 )彭汝霖(字 岩老 )
段正淳( 文安帝 庙号 中宗 )
王允中
米友仁(名 伊仁 字 元晖、玄晖、君仁、尹仁 虎儿、寅哥 号 懒拙老人 世称 小米 )
葛胜仲(字 鲁卿 文康 )
许景衡(字 少伊 世称 横塘先生 忠简 )
韩宗武(字 文若 )
曹中(字 德久、久德 )
毕仲愈(字 将叔 )
范柔中(字 元翼 )
陈中复(字 从道 )
鲍慎由(字 钦止 名 由 )
周武仲(字 宪之 )
富绍庭(字 德先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岩老。彭汝砺弟。第进士。以曾布荐,累擢殿中侍御史,由是附布。历官侍御史。徽宗初,为布劾罢门下侍郎李清臣,遂得谏议大夫。鞫赵谂反狱,穷其党与。又参预重兴元祐党案,使司马光以下复贬。及布失位,罢知泰州,寻谪濮州团练副使。后以显谟阁待制卒。全宋文·卷二三五七
彭汝霖,字岩老,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汝砺弟。第进士。以曾布荐,为秘书丞,擢殿中侍御史,由是附布。迁侍御史。及布失位,罢知泰州,又谪濮州团练副使,后以显谟阁待制卒。《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大理中宗段正淳,南诏大理国第十五任皇帝,大哥是段正明。死后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51 【介绍】: 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米芾子。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受高宗命鉴定法书。善行书。有《阳春集》。全宋诗
米友仁(一○六九~一一五一),字玄晖,一字君仁,小字虎儿,自号懒拙老人。芾子。文词书画深得家法。早年历知州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滁州。十二年,由将作少监迁屯田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权兵部侍郎。十五年,提举佑神观(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四)。二十一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二),年八十三。《京口耆旧传》卷二、《书史会要》卷六有传。今录诗十二首。词学图录
米友仁(1086-1165) 字元晖,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鳌鳌儿、虎儿,自称懒拙老人。祖籍太原,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善画,承父法,稍加已意。书长草隶。父子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墨钩细云,有风雨云烟之势。常自题"墨戏"二字。全宋文·卷三○八二
米友仁(一○七二——一一五一),原名尹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芾子。幼力学嗜古,精书画,世号为「小米」。宣和中其父上所作《楚江清晓图》,徽宗甚赞之,召为博士,管勾书艺所。绍兴中任将作监丞,历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二十一年卒,年八十。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五四、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二,《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4 【介绍】: 宋常州江阴人,徙丹阳,字鲁卿。葛书思子。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迁太常卿兼谕德,采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之迹,日进数事。除国子祭酒。历知汝、湖、邓州,遭朱勔诬告罢归。高宗建炎中复知湖州,岁大饥,发官廪赈济于民。绍兴中请祠归。卒谥文康。有《丹阳集》。全宋诗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宋史》作丹阳人,误。丹阳是其晚年寓居,见本集卷二一《里中无居寓丹阳县书怀》)。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参军。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兖州教授。崇宁二年(一一○三),入为太学正。大观元年(一一○七),充提举议历所检讨,兼宗正丞。二年,迁礼部员外郎,以事责知歙州休宁。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复原职。四年,擢国子司业。六年,除国子祭酒,以言事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彦括田,徙湖州。六年,移邓州,以在湖州时忤朱勔,落职食祠禄。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致仕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事见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状》,《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葛胜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书思子。登绍圣四年进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词科,为第一,除兖州教授。差提举议历所检讨官兼宗正丞,迁礼部员外郎。以议原庙事得罪,责知休宁县。复召为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迁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国子祭酒。寻知汝州,改湖州,徙邓州,罢。建炎中复知湖州,官至显谟阁待制,绍兴初乞祠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著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续编《太常因革礼》。《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从程颐学。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旋遭斥逐。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谥忠简。有《横塘集》。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馆。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为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宗时,迁中书舍人。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景衡得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有《横塘集》。《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韩缜子。第进士。徽宗即位,为秘书丞。哲宗祔祭将行,中旨索省中书画甚急,宗武疏言先帝祔庙,今皇帝正宜哀慕,而丹青之玩取索不已有损圣德。太后闻而奖叹。寻除都官员外郎,出为淮南转运判官,坐奏事贬秩罢归。卒年八十二。全宋文·卷二二七六
韩宗武,字文若,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缜次子。第进士,为河间令。徽宗即位,迁秘书丞,寻除都官员外郎,改开封府推官。乞外,为淮南转运判官,坐奏状忤旨,贬秩罢归。久之,遂致仕,官终太中大夫,卒年八十二。《宋史》卷三一五《韩缜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27 【介绍】: 宋南剑州剑浦人,字德久,一作久德。曹辅族弟。元符三年进士。调常熟主簿,历闽县、上元尉。政和六年复中词学兼茂科第一,除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请补外得永州,奏减盐额。以族兄上书得罪株连罢。钦宗靖康中闻京师失守,感愤卒。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曹中(一○七三——一一二七),字久德,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辅弟。建中靖国元年进士,复中词学兼茂科,除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知永州,上书言事,忤相罢职。北宋亡,感愤而卒,年五十五。见胡寅《曹君墓志铭》(《斐然集》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将叔。毕仲游弟。工诗。历迁国子监丞、诸王府侍讲、知凤翔府。坐仲游陷党籍,例废黜,徽宗特以为都官郎中,擢秘书少监,卒。全宋诗
毕仲愈,字将叔,管城(今河南郑州)人。仲游弟、士安曾孙。哲宗时官国子丞、诸王府侍讲,知凤翔府。坐兄仲游事入党籍。徽宗即位,召为都官郎中。政和三年(一一一三),提举河东路常平(《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一),卒。事见《东都事略》卷四一,《宋史》卷二八一有传。全宋文·卷二五九五
毕仲愈,字将叔,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仲游弟。亦工诗。历国子监丞、诸王府侍讲、知凤翔府。坐仲游陷党籍废黜。政和中提举河东路常平,擢秘书少监。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一、崇儒六之一一,《宋史》卷二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元翼。神宗元丰八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哲宗元符二年,上书言事,坐停官,羁管雷州。其学长于《春秋》,有《春秋见微》。全宋诗
范柔中,字元翼,南城(今属江西)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官太学博士。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上书忤蔡京意,入党籍,贬雷州羁管。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叙复承务郎,仍不许放还。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赠直秘阁。有《春秋见微》十卷,已佚。《元祐党人传》卷四有传。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范柔中,字元翼,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元丰八年进士。历徐州州学教授,官至太学博士。元符末上书言事,忤蔡京意,坐停官,雷州羁管。崇宁中去党籍,赐归,已死。绍兴五年,赠直秘阁,与一子官。长于《春秋》学,著《春秋见微》五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元祐党人传》卷四,《宋元学案》卷九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从道。陈靖从孙。神宗熙宁间进士。徽宗崇宁中提举京畿京西路茶盐事。时朝廷议行茶法,以之监茶盐,令悉陈利害,因以进用。政和中,为广东提刑。凡八历外台,所奖掖成就者,多知名于世。擢中大夫,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钦止。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尝从王安石学,又亲炙苏轼。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徽宗召对,除工部员外郎。历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尝注杜甫诗,有《夷白堂小集》。全宋诗
鲍慎由,一名由,字钦止,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初以任子试礼部铨第一。六年(一○九一)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徽宗召对,除工部员外郎,后责监泗州转般仓。历河东、福建路常平、广西、淮南转运判官。复召为考功员外郎,崇宁五年(一一○六)以言者罢(《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五),提点元封观。起知明州、海州,复奉祠而卒,年五十六。少从王安石学,又尝亲炙苏轼。尝注杜诗。有文集五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又著录有《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皆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鲍慎由(南宋人避孝宗讳省称「鲍由」),字钦止,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元祐六年进士。尝从王安石学,又亲炙苏轼,为文汪洋闳肆。崇宁中召对,除工部员外郎。责监泗州转般仓,历河东、福建路常平,广西、淮南转运判官,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尝注杜甫诗,有文集五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28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宪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为诸暨县尉。累官左司员外郎。尝使金还,言宜讲求御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时,召为刑部侍郎,官终吏部尚书。有《春秋左传编类》。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周武仲(一○七四——一一二八),字宪之,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年十七补太学生,登绍圣四年进士。官越州诸暨县尉,知淅川。擢侍御史、御史中丞。尝使金还,言宜讲求御戎之策,童贯恶之,谪居黄州。高宗召为刑部侍郎、进尚书,转吏部尚书兼侍读。建炎二年八月卒于扬州官舍,享年五十五。著有《读通鉴》、《通鉴解义》。见杨时《龟山集》卷三六《周宪之墓志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德先。富弼子。能守家法,族里称贤。历官宗正丞、绛州通判等。徽宗时,除提举河北西路常平,辞。擢祠部员外郎,旋出知宿州。卒年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