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99,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261 262 263 264 265 267 268 269 270 下一页
张述中
洪中
滕中(字 元直 )
胡世将(字 承公 忠献、忠烈 )
蔡居厚(字 宽夫 )
郑立中(字 从之 )
郭中行(字 圣与 )
侯彭老(字 恩孺 )
刘才邵(字 美中 号 杉溪居士 )
张克戬(字 德祥 忠确 )
沈与求(字 必先 号 龟溪 忠敏 )
连南夫(字 鹏举 )
钱时敏(字 端修、端脩 )
何安中
其它辞典(续上)
吕安中张述中
洪中
滕中(字 元直 )
胡世将(字 承公 忠献、忠烈 )
蔡居厚(字 宽夫 )
郑立中(字 从之 )
郭中行(字 圣与 )
侯彭老(字 恩孺 )
刘才邵(字 美中 号 杉溪居士 )
张克戬(字 德祥 忠确 )
沈与求(字 必先 号 龟溪 忠敏 )
连南夫(字 鹏举 )
钱时敏(字 端修、端脩 )
何安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三年(1113)任国子司业。政和五年(1115)任建州知州。政和七年(1117)任泰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元直。滕元发子。以荫补官。历知安吉、解州,以廉勤自励,所至有声。官终奉议郎。善草书,尤长于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42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承公。胡唐老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兵部侍郎。高宗绍兴八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创转般折运法,军储稍充。十一年,对金用兵,世将复陇州,破岐下诸屯,又取华、虢,兵威稍振。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献,改谥忠烈。全宋诗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范汝为起事,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以事出知镇江府。入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复知镇江。召为给事中。寻出为四川安抚,兼知成都府。九年,宣抚川、陕。十一年致仕,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八二六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之曾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绍兴初为监察御史,充福建路抚谕使。迁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坐为秦桧党落职奉祠。未几,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入为礼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召还,除兵部侍郎,复知镇江。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八年初,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九年,吴玠卒,权四川宣抚使。寻以宝文阁学士为川陕宣抚副使。升端明殿学士。世将精于吏事,在川陕五年颇有政绩武功,为时所称。绍兴十二年卒于任,年五十八。谥忠献,改谥忠烈。《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5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宽夫。蔡承禧子。第进士。累官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进右谏议大夫。极论东南兵政七弊,请选实学多闻之士充实学官、书局,重制姑息胥吏、吏强官弱之弊。改户部侍郎,被论在谏省时为宋乔年父子利用,出知秦州,又因事罢职。蔡京再相,起官历知东平府。有《蔡宽夫诗话》。全宋诗
蔡居厚,字宽夫,临安(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迁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出知秦州,坐事罢。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应天、河南二府,后徙汝州。久之,知东平府,又知青州,病不能赴,未几卒。有《蔡宽夫诗话》。《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全宋文·卷二九二○
蔡居厚(?——一一二五),字宽夫,原居临川,徙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承禧子。绍圣元年第进士,累官吏部员外郎。大观初,拜右正言,历右谏议大夫。三年,改户部侍郎,寻以集贤殿修撰出知秦州,坐失职,削职罢官。政和二年,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为应天、河南府尹。初建神霄宫,度地污下,徙汝州。久之,知东平府,复徽猷阁待制。宣和七年十月卒。著有《诗史》二卷。见苏颂《蔡公(承禧)墓志铭》(《苏魏公集》卷五六),《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九、仪制一一之一一,《宋史》卷二○九《艺文志》八,《宋史》卷三五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汀人,字从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初调崇安尉,改知海门,未赴。时金兵南下,擢行军总管,奉使募福建民兵数千人,转战而前,收复光、蔡等州。后入蔡州固守,金人再围之,城陷被害。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侯彭老,耒阳(今属湖南)人(《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太学生上书得罪,诏归本贯编管。崇宁间进士(清乾隆《长沙府志》卷二五)。高宗绍兴中知藤州(《挥麈录前录》卷一),以言事降左朝请郎(《天台续集别编》卷一)。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五五
侯彭老,字恩孺,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说衡山(今湖南衡阳)人。建中靖国时为太学生,以上书得罪归。后登崇宁末进士甲科。大观中为广西经略安抚司属官。政和初由司门员外郎谪知永新县,政绩彰著,复召为刑部郎中。绍兴三年官左朝奉大夫、知藤州,坐进羡钱罢。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清波杂志》卷一二,《万姓统谱》卷六三,光绪《湖南通志》卷一六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58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全宋诗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赣、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二十五年桧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事见宋周必大《杉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八三八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八),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大观二年上舍释褐,为赣、汝二州教授,复为湖北提举学事干管文字。宣和二年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靖康元年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以亲老归侍,居閒十年。后迁秘书丞,历驾部、吏部员外郎,迁军器监。绍兴十三年八月为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又兼权直学士院,帝称其能文。时宰忌之,次年二月出知漳州,有政绩。绍兴二十六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加显谟阁直学士。二十八年卒。著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37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号龟溪。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明州通判。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无不言,前后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高宗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寻任参知政事。与张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迁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有《龟溪集》。全宋诗
沈与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德清(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补归安尉,累迁通判明州。高宗召对,除监察御史。历兵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以议迁都事,出知台州。召还,再除侍御史,迁御史中丞,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未几奉祠。绍兴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召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七年,随高宗至建康,迁知枢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谥忠敏。著有《龟溪集》十二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沈与求诗,以《四部丛刊续编》明刊《沈忠敏公龟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八五五
沈与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累迁至明州通判。建炎三年除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知无不言,前后几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复以吏部尚书召,除参知政事。五年,兼权知枢密院事。与张浚有隙,出知明州。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迁知枢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谥忠敏。著有《龟溪集》十二卷。见刘一止《知枢密院事沈公行状》(《苕溪集》卷三○),《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43 【介绍】: 宋安州应山人,字鹏举。徽宗政和二年上舍释褐。历校书郎、起居舍人。高宗建炎初,知饶州,改守濠州,御敌有方,城赖以全,民为绘像立祠。官至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坐事夺职,隐居连州龙溪。为人气正言直,抗金甚力。有文集。全宋诗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授颍州司理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假太常少卿为金接伴使,未几使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使归,乞斩刘延庆、童贯,出知濠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建康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改知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泉州。三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六年,起知广州,因擅释杜充子杜严,落职。十三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子稿》卷一九《连公墓碑》。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授颍州司理参军,移鼎州教授。为徽宗所知,擢至侍从,历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为大臣所忌,除右文殿修撰、知庆源府,改濠州。靖康二年,除徽猷阁待制。建炎中,历知江宁府及桂、饶二州。绍兴初,知信、泉、广州,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进宝文阁学士。平生以和议为非,力主战守,然时宰主和,指南夫为异论之人,故累起累废,后落职隐连州。绍兴十三年卒,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53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端修。少聪慧,读书一览成诵,属文敏捷。徽宗政和二年上舍登第。擢大理寺丞,朝廷礼制皆令掌之。迁秘书丞,历权工部侍郎,官至敷文阁待制,奉祠卒。全宋诗
钱时敏(一○八六~一一五三),字端脩,溧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擢上舍第(《景定建康志》卷三二),为大理寺丞,迁秘书丞。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擢兵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十七年,以权尚书吏部侍郎充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同上书卷一五六)。二十三卒(同上书卷一六五),年六十八。《景定建康志》卷四九有传。全宋文·卷三八三一
钱时敏(一○八六——一一五三),字端修,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戬子。政和二年以明经由上舍登第。迁秘书丞,除驾部郎。绍兴间,历兵部员外郎、权工部、兵部侍郎,除敷文阁待制。二十三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二七、礼六之四,《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下之上,《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四
何安中,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政和中为刑部员外郎,宣和初任开封府司士曹事。见《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三二、职官六九之二及以下所收文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