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99,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267  268  269  270  271  273  274  275  27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韩存中(持正 )
任申先(世初 )
叶中锷
吴安国(镇卿 )
李朝正(治表 )
林之平(国衡 )
王庭秀(颖彦 )
耿延禧(伯顺 )
董德元(体仁 )
郭执中
钱周材(元英 )
黄中(通老 简肃 )
何宏中(别称 何弘中 定远 通理、通理先生 )
刘芑(资中 )
卢臣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颍川人,字持正。官侍郎。为张康国所知。在从班十八年,无所附丽,故蔡京不喜。徽宗宣和中知郑州,相传蝗不入境。熟知本朝典故,善论时事。自郑州归老于家。高宗建炎初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世初。任伯雨次子。徽宗崇宁间,父被陷贬昌化军,申先亦被逮下狱,终以无罪得释。居海上三年而归,以布衣特起至中书舍人。
全宋文·卷三○五五
任申先(?——一一三八),字世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伯雨次子。以父累入狱,锻炼无所傅致,乃释,居海上三年而归。以布衣召对,特起。绍兴元年通判秀州。二年,守尚书考功员外郎。三年,除监察御史。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五年,为礼部员外郎,赐进士出身。入为秘书少监,迁起居舍人,直史馆,又进中书舍人,为史馆修撰,六年,充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八年,除徽猷阁待制致仕,寻卒。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六○、六三、六四、八九、九一、九二、九六、一○○、一一八。
叶中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镇卿。徽宗宣和初太学进士。累迁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使金,被金人拘留,不屈。钦宗靖康初遣还。后知袁州卒。
李朝正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三
李朝正(一○九六——一一五五),字治表,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登进士第,绍兴中以右宣义郎知建康府溧水县,入为太府寺主簿、敕令所删定官,历吏、户部员外郎,迁右司员外郎,权户部侍郎。绍兴十八年,为言者所劾,罢侍郎。二十三年,知平江府。二十四年,言者复论其与女婿魏师逊共为商贩,罢免。次年卒,年六十。见《吴郡志》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三二、卷四九《李华传》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五五、一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国衡。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高宗至临安,谋长江守御之策,议者悉请募海舟为备,遂诏之平为福建、广南招募使。官终知泉州。
全宋文·卷三二○二
林之平,字国衡,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崇宁五年进士。建炎二年任监察御史;三年,为福建广南路招募使;四年,除右司员外郎,迁左司。绍兴元年六月,除直龙图阁、知温州,改知泉州,卒。见《莆阳比事》卷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四、四五,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颖彦。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建炎中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立朝敢言,与宰相议论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观。从杨时学,旁搜远绍,不趋时好,文辞俊迈宏远。有《磨衲集》。
全宋诗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颖彦,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历乐寿尉,泗州、随州教授。以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金人扶掖张邦昌称帝,致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年,为殿中侍御史(同上书卷二一)。出知筠州。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吏部员外郎,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二、六三)。因与宰相黄潜善议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观。归老于乡。六年,卒(同上书卷一○四)。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记》、《磨衲集》(《甬上耆旧传》卷二)等,已佚。《乾道四明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颖彦,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弃城遁,勒停。起复为承议郎,召为吏部侍郎、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与宰相议多不合,引疾求去,提举崇道观。绍兴六年八月卒。庭秀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趋时好,造诣深远,有《磨衲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
耿延禧(?——一一三六),字伯顺,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南仲子。建炎元年以中书舍人拜龙图阁直学士、元帅府参议官,寻为枢密直学士,擢龙图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兼侍读,出知宣州。是年七月,坐父子主和,并夺职,仍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元年复龙图阁学士、知处州;三年,试尚书刑部侍郎,遇劾奏罢;六年卒于温州。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五、七、四八、六九、一○四,《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3 【介绍】: 宋吉州永丰人,字体仁。工诗,少魁乡举。累试礼部不第,特奏名补文学,任宁远主簿。高宗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第一。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侍郎等职。二十五年,拜参知政事。以谄事秦桧显,桧死,被论罢归。
全宋诗
董德元(一○九六~?),字体仁,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初就特奏名,补文学。调道州宁远主簿(《独醒杂志》卷六)。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二十一年,签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二十四年,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进侍讲(同上书卷一六六、一六八)。二十五年,拜参知政事,同年十二月罢(同上书卷一六九、一七○)。
全宋文·卷四○九五
董德元(一○九七——一一六四),字体仁,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靖康元年赴乡举,后以恩科入官,居乡待阙。绍兴十八年登进士一甲第二人。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侍郎兼侍讲。二十五年,超拜参知政事。以谄事秦桧致显,桧死,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被论落职。隆兴二年复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六十八。见周必大《闲居录》,《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六,《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六。
郭执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秀州华亭人。哲宗元符末应诏上书言事切直,徽宗崇宁初蔡京籍为元祐党人,遭禁锢居同谷二十年,因家其地。高宗绍兴初,金人犯成州,执中集乡豪守御,金遣人来招,立斩其使。张浚在川陕,以执中知嘉州。五年以左朝奉郎直徽猷阁行兵部员外郎,旋加都督府参议军事充秘阁修撰,擢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7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元英。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晋安郡王府教授。累迁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即位,以旧学召对便殿,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致仕。
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钱周材(一○九六——一一六七),字元英,江宁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大理司直,秘书省校书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著作郎,起居舍人,权刑部侍郎。十七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隆兴初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丁母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一五三、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七三,《翰苑群书》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80 【介绍】: 宋福建路邵武人,字通老。高宗绍兴五年进士。授保宁军节度推官。历普安、思平府教授,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使金还,除起居郎,迁权礼部侍郎。每进见辄言边事、陈方略,高宗称善。兼给事中。孝宗乾道中,进兵部尚书兼侍读,乃陈十要道,力求去职,寻致仕。卒谥简肃。有奏议十卷。
全宋文·卷四○九四
黄中(一○九六——一一八○),字通老,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以族祖潜善荫补官。绍兴五年廷试,擢进士第二人。官州县二十年,始自绍兴府通判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历迁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秘书少监、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绍兴三十年,擢工部侍郎、兼侍讲,移礼部侍郎。孝宗立,兼权兵部侍郎。乾道元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进敷文阁待制。六年,复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陈十要道。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进端明殿学士。淳熙七年卒,年八十五,谥简肃。有奏议十卷。见朱熹《端明殿学士黄公墓志铭》(《朱文公文集》卷九一),《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59 【介绍】: 宋代州人,字定远,号通理。徽宗宣和元年武举进士。授滑州韦城尉。汴京为金所围,独韦城不下。后为河东、河北统制接应副使,以粮尽被俘。金人欲授以官,坚辞。久之放归,为道士以终。长于诗文。有《成真集》、《通理集》。
全宋诗
何宏中(一○九七~一一五九),字定远,自号通理先生。先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后移居忻州(今山西忻县),遂为忻州人。家世从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殿试策中第,调滑州韦城尉。金兵围东京,附近州县均失守,独韦城不下,以功擢武节大夫、河东河北两路统制接应使。后孤守银冶,粮尽被俘,囚居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始终不屈。晚年为道士,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年六十三。著有《成真集》、《通理集》,已佚。事见《中州集》卷一○。
中州集
宏中,字定远,先世居雁门,叔祖青,出武弁,任忻州兵马使,因家焉。祖行宣,西游遇仙不返。行宣之子子奇、子霖,政和中,中武举高科。子奇,秉义郎、武州宣宁尉。子霖,忠翊、郎,守丰州安丰砦,皆没王事。定远,子奇子也。幼倜傥,仪观秀整,雅以奇节自许。宣和末,方贼扰江、浙,定远以太学武举进士陈破贼三策,徽宗褒谕,谓非近日言事者所可比。已而破贼如定远策,遂知名。宣和元年,集英殿试,策中第二,调滑州韦城尉。汴京被围,州郡多避走,独韦不下。兵退,统制武汉英奏辟,钦宗御札召赴军前,以路塞不果,因请兵真定宣抚司。时副帅种师中兵已溃,宣抚司檄定远副汉英守银冶路。既而太原破,西路无完城,定远等提兵并山而东,将赴援京师。俄汉英战死,定远收合散亡,立山棚七十四所,号令所及千里,而远艰食数月,人不敢相食。诏以为武节大夫、河东、河北两路统制接应使。是后,国朝兵日盛,所守唯银冶一城而已。帅府募人,生致定远。天会五年二月,粮尽被擒,大帅昭刺怜其忠,解缚授以官。定远投牒于地曰:我常以此物诱人出死力,若辈乃欲以此吓我耶!帅嘉其不降屈。又问:欲还乡否,定远谋南奔,阳以愿归为言。会监送使臣有先与定远相攻劫者,愬之,囚西京府君庙二年。帅一日召之,授以官,又不拜。使之充军,亦不从。取家属填城黄龙府,益偃蹇不行。帅怒,褫衣欲斩之。定远忻然就戮,曰:得死所矣。拥之行,已数十步,帅终不忍。召还,问:尔授官不愿;充军,又不行;填城,又不行。斩,又不惧,毕竟欲如何?定远徐曰:生死在公,奚问为?帅怒,解系之西京狱。得州人保任者数十族,乃放归,请为黄冠。时神霄宫废,道士旧以徽宗为东华君,将毁其像。定远为起紫微殿,迁像事之。年六十三,正隆四年,病殁。自号通理先生。所著成真、通理二集,藏于家。州将傅慎微几先赠诗云:故人何定远,造物不虚生。骨骼棱棱瘦,诗篇字字清。世皆尊道义,我独见忠诚。尊酒分携后,何时盖复倾。其馀与朱少章辈唱酬甚多,皆为所推重,载之墓碣之阴。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芑,字资中,宜黄(今属江西)人。蒙弟。累举进士,以兄恩补太庙斋郎。为衡山县主簿,迁延州录事参军,辟广西经略使司干办公事。移知惠州。官至朝散大夫。钦宗靖康、高宗建炎间卒。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有传。
卢臣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右正言。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左正言。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监察御史,9月放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