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99,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272  273  274  275  276  278  279  280  28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无极(希颜、晞颜 )
吴表臣(正仲 湛然居士 )
唐文若(立夫、仲懿 遁庵 )
曾统(元中 )
林季仲(懿成 竹轩、芦山老人、芦川老人 )
王伯庠(伯礼 )
王观国(彦宾 )
释慧空(中庵 蔡 )
杜莘老(起莘 )
石公揆(道佐、道任 )
赵构(庙号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帝、宋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帝 别称 宋高宗 德基 康王、蜀国公、广平郡王 )
郭由中
吕弸中
毛叔度(季中 )
陈良翰(邦炎、邦彦 献肃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无极,字晞颜,《墨庄漫录》卷六作希颜,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提举两浙路市舶(《宋公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官终尚书郎。尝与苏庠唱和。事见《嘉定镇江志》卷一九。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刘无极,字晞颜,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建炎中提举两浙市舶司。绍兴初为宗正丞。十一年万俟卨劾其为孙近之党,罢屯田员外郎。二十一年尝充礼部试点检试卷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选举二○之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一四四,《嘉定镇江志》卷一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宋诗纪事》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改饶州,移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遁庵文集》,已佚。《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子。绍兴五年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绍兴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出知邵州、饶州、温州。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录》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四
曾统,字元中,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肇子。以荫入官,累除提举福建常平。高宗驻跸扬州,召为工部员外郎。建炎四年官广南东路提刑。绍兴间,为殿中侍御史,起居郎,秘书省少监。以朝请郎充秘阁修撰,权知徽州。终左谏议大夫、知婺州。卒年六十七。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崇儒四之二三、职官二之一七,《宋史》卷三一九,《京口耆旧传》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懿成,号竹轩、芦山老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婺州兵曹,释死囚之无罪者。高宗绍兴时以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勾践事争之,大忤桧,罢去。后以直秘阁奉祠。有《竹轩杂著》。
全宋诗
林季仲,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本集卷六《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婺州司兵参军,迁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赵鼎荐为台官,以事罢,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为秘书郎。六年,试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议夺职。九年,起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处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轩杂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宋史翼》卷一○、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四有传。 林季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参校清光绪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本(简称丛书本)。
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号芦山老人,又号竹轩,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宣和三年进士。调婺州兵曹,迁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绍兴四年以赵鼎荐除秘书郎,五年改祠部员外郎,六年七月试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补外,除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罢,寻夺职。九月,起知婺州,复以奉祠卒。著有《竹轩杂著》(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73 【介绍】: 宋济南章丘人,南渡后居明州鄞县,字伯礼。王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充明州教授,累擢侍御史,直言敢谏,抨弹所及,无丝毫顾忌。历知阆州、夔州、温州,以治绩闻。平生博览载籍,至老未尝释卷。有《历山集》、《云安集》、《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
全宋诗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祖籍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迁居鄞县(今属浙江),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历明州教授,通判平江府,侍御史,知阆州、夔州、温州。孝宗乾道九年卒,年六十八。有《历山集》、《云安集》,均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侍御史王公行状》。
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本贯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南渡后移居鄞县(今浙江宁波),次翁子。绍兴二年登进士第,为吉州左司理参军。试教官,改明州州学教授,充左宣教郎、直秘阁。绍兴十四年,授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通判平江军府,徙镇江。乾道初,除户部左曹郎官,擢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历知阆、夔、温诸州。乾道九年,终于州治,年六十八。著有《历山集》、《云安集》、《奏议告谋》、《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见楼钥《侍御史左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王公行状》(《攻愧集》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彦宾。徽宗政和九年进士。为签书川陕节度判官。高宗绍兴初,知宁化县,累升祠部员外郎。十四年,被劾为万俟卨腹心,出知邵州。有《学林》。
全宋诗
王观国,长沙(今属湖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签书川陕节度判官。高宗绍兴初知汀州宁化县(《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于知邵州任被劾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著有《学林》十卷。
全宋文·卷三八○○
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湖南长沙)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签书川陕节度判官。绍兴中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累升祠部员外郎,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十四年,御史论其附万俟卨为腹心,出知邵州。著有《学林》十卷(存),以详洽精核称。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八,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一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空(一一○六~一一七四),号中庵,俗姓蔡,赣州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人。年三十六投本郡观音寺落发。往依仰山祖禅师有省。次参翠岩广照灯禅师。辞谒大慧宗杲于径山,宿疑尽去。又见鼓山圭、净众岳,皆蒙印可。后抵教忠晦庵弥光禅师,闻举女子出定话,拟踵门,忽大悟。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弥光移住龟山,命继席。后迁大安及崇福。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谢事,寓雪峰东庵洋屿云门。六年,应知泉州王十朋之请,居泉州法石寺。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教忠弥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4 【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起莘。唐杜甫十三世孙。高宗绍兴间赐同进士出身。累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屡陈时政得失及防金备御事。御史任内,极言无隐,凡众所指目者如周麟之、王继先、张去为,皆先后被劾去,声振一时,都人称骨鲠敢言者必曰杜殿院。孝宗即位,进定国是、修内政、养根本三议。寻卒。
全宋文·卷四四二六
杜莘老(一一○七——一一六四),字起莘,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绍兴十年第进士,授梁山学官,二十五年授珍州学官。历官礼、兵部架阁,迁敕令所删定官。二十八年主太常簿,兼籍田司。寻除博士,迁秘书丞,权吏部员外郎。绍兴三十一年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隆兴二年卒,年五十八。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梅溪后集》卷二九《杜殿院墓志》,查籥《杜御史莘老行状》(《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道佐,一作道任。石公弼从弟。徽宗政和二年进士。高宗时拜侍御史,疏论秦桧之奸,章凡十上。桧再相,下公揆狱,不释而卒。
全宋文·卷三六三六
石公揆,字道佐,越州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公弼从弟。政和二年进士。绍兴二年召殿试,授秘书省正字。五年,守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疏论秦桧之奸,章数上。八年出知抚州,未几落职。桧再相,下公揆建昌狱,不释而卒。绍兴二十六年追复直龙图阁。事见《宋会要辑稿》礼一七之一八、职官七六之六八、选举二○之四、食货二之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九五、九八、一一五、一一八、一二二、一七三,《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史》卷一七六、四三五,《宋元学案》卷九六。
宋登科记考
字道任,一作道佐。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政和二年(1112年)贡士上舍及第。终左宣教郎,追复直龙图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87 【介绍】: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宣和初封康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纲、宗泽抗金主张,从黄潜善、汪伯彦南迁避敌之议,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镇压钟相、杨么等起义。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为求和,与宰相秦桧设计收诸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割地、称臣、纳贡于金。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赵慎。称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诗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封康王。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还。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绍兴。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传位于孝宗赵慎,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 宋高宗诗,据《宝庆会稽续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赵构(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精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得晋人神韵,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陆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韦贤妃。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大观二年封广平郡王。宣和三年进封康王。靖康元年冬,被诏使河北,至磁州,不进,转赴相州,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开帅府。二年夏,闻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应天府。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初用李纲为相,宗泽守汴,力谋恢复。然性素怯懦,拒绝李纲、宗泽抗金主张,复用黄潜善、汪伯彦逃跑之议,初退至扬州,继渡江奔杭州。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政变平,复位。寻为金人穷追至浙东海中,不得已,复任用岳飞、吴玠、韩世忠、刘锜等抗金名将,击退金人,还驻临安府,遂以为行都。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机,相秦桧,杀岳飞,收诸大将兵权,乞和于金,于绍兴十一年与金订立割地、称臣、纳贡之屈辱和议,偷安忍耻达二十馀年。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帝。后累上尊号曰「光尧寿圣」。在位三十六年,年号二:建炎、绍兴。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喜书法。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见《宋史·高宗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玉海》卷二八等。
郭由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一
郭由中,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宣和六年进士,绍兴中历知简州、蓬州。见《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一四四,民国《绵阳县志》卷九。
吕弸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七年(1137)任将作监丞。绍兴八年(1138)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毛叔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季中。毛随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调临安府司户参军,时宋金方议和,叔度上书请修兵备以杜金人窥测之渐,为秦桧所恶,移嘉州司户参军。
全宋文·卷四三八○
毛叔度,字季中,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登绍兴五年进士第,调临安府司户参军。绍兴九年,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次年贬移嘉州司户参军。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一三七,《宋史翼》卷一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
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