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00,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381  382  383  384  385  387  388  389  39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何允中(文开 点苍 )
吴用先(体中 本如 )
秦羽明(中南 中铉 )
刘懋(养中、黾夫 渭溪、养衷 )
朱统鉓(章华 甓园 辅国中尉 文恪 )
李得中
沈萃桢(君聚 裒中 )
罗喻义(湘中、禹钟 文介 化城、萸江 )
杨中极(蕙榜 )
董中行(与叔 念龙 )
蒋德璟(申葆、若柳、若椰、中葆 八公 )
郭文灿(中白 )
何闳中(絅卿 蘧宿 )
刘正宗(可宗、宪石 中轩 )
吴炜(中阳 瞻城 )

人物简介

维基
何允中(1590年—1631年),字文开,号点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第三十一名,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本年授福建邵武县知县,五年(1625年)因官员考察免职,七年补顺天府检校,丁忧去职。崇祯三年(1630年)补扬州府检校,升汉中府推官,次年卒于任上。编有《广汉魏丛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体中。万历二十年进士。由临川知县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参预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事平,以病归。后起为工部侍郎,改兵部侍郎总督蓟州,建防御十策。天启五年以客魏擅政,致仕归。
维基
吴用先,字体中,号本如,直隶安庆府桐城县籍,徽州府休宁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蓟辽总督。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进士。授临川县知县,七年政绩第一,召为户部主事,改兵部职方司主事,典试福建。历浙江右参政,三十六年(1608年)八月,升浙江按察使,升浙江左布政使,皆有政绩。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四十四年(1616年)五月,七疏乞休归。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升通政使,改工部右侍郎。四年(1624年)正月,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三月代替王象乾改任蓟辽总督。五年(1625年)三月,因不堪任,著冠带闲住,明朝廷改派王之臣担任蓟辽总督。寻卒于家,崇祯初复原官,赐祭葬。

人物简介

维基
秦羽明(?—1630年),字中南,号中铉,直隶广平府清河县人。万历乙卯解元,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户部郎中。家贫博学,邑令商丘郑际明(举人)见而奇之,延入衙舍读书,秩满,偕归里,与宋权同笔砚,宋甚重之。罗致幕下读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三年授户部陕西司主事,管新饷,丁忧归乡。崇祯二年(1629年)起补浙江司,管下粮厅,调兵部职方司郎中,三年卒于官,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临潼人,字养中,号渭溪。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有《兵垣奏疏》。
维基
刘懋(?—1631年),字黾夫,号养衷。陕西临潼人,籍贯直隶凤阳(今安徽),同进士出身。刘懋祖籍直隶凤阳(今安徽),父辈时徙临潼亨利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历任项城、宁陵、新安诸县知县,升礼科给事中。因得罪魏忠贤而削职。崇祯初年(1628年)任刑科右给事中,崇祯二年(1629年)御史毛羽健上疏指出:“驿递一事,最为民害”,接著刘懋又上疏称:“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者约十之七八,驿站用于公务者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者占十分之八”,崇祯帝以此事问韩爌,韩爌称:“汰兵止当清佔冒及增设冗兵尔。冲地额兵不可汰也。”。同年五月正式议裁,刘懋改任兵科左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此举却招致极大反弹,刘懋不久上疏:“游滑不得料理里甲也,则怨;驿所官吏不得索长例也,则怨;各衙门承舍不得勒占马匹也,则怨;州县吏不得私折夫马也,则怨;道府厅不得擅用滥用也,则怨;即按抚与臣同事者不得私差多差也,则怨。所不怨者独里中农民耳!”,崇祯四年(1631年)二月上报,节银六十八万五千余两,“即臣所请借抵新饷以宽民力者”, 却“嗣因边事孔亟,始移为修防之需”“臣非不知皇上不得已之苦心,乃国家自有经长之制,原不在加派之间”。裁驿有害于明朝政权的稳定,《明季北略》就说:“祖宗设立驿站,所以笼络强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负,耗其精力,销其岁月,糊其口腹,使不敢为非,原有妙用。”杨士聪说:“天生此食力之民,往来道路,博分文以给朝夕。一旦无所施其力,不去为贼,将安所得乎?后有自秦,晋、中州来者,言所擒之贼,多系驿递夫役,其肩有痕,易辨也”。李自成因驿站被裁,最后铤而走险,成为农民军领袖。如史籍所说:“李自成一银川驿之马夫耳,奋臂大呼,九州幅裂。”在百官唾骂声中,刘懋辞官返乡,不久忧郁死。棺木运至山东,家人竟然雇不到一人辇负,以致寄存旅舍,经年不得归葬乡里。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统鉓 (1591年10月28日—1644年2月20日),字章华,号甓园,明代宁藩瑞昌王府宗籍,瑞昌荣安王朱觐钖来孙,江西新建人,祖籍直隶凤阳,封辅国中尉,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是明代第二位宗室进士。万历十九年辛卯九月十二日(1591年10月28日)寅时生。由廪生中式天启辛酉科(1621年)三十四名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九十九名进士,考选庶吉士,吏部以其宗室,不宜官禁近,改授中书舍人,告假三年,后入京具疏辨争,适周延儒新诏至京,统鉓乃其辛酉(天启元年)所录士也,奏复为馆员,六年癸酉授翰林院检讨。历任右春坊右中允,充展书官,召对记注,编纂《六曹章奏》,升右谕德,经筵日讲,纂修《玉牒》、《大明会典》、《五经注书》。崇祯八年(1635年)乙亥,册封襄藩。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同考礼闱。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典试江南,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正月十三日(2月20日)寅时卒,历年五十四。赠礼部侍郎,谥文恪。其三弟朱统鎾和五弟朱统金厂鬒均为举人出身。
李得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得中,河南南阳府内乡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初授陕西咸宁县知县,移任广德州知州。入为兵部主事,晋郎中,出为四川顺庆府知府。泰昌元年(1620年),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天启中,历任陕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陕西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萃桢,字君聚,号裒中,平湖人。万历癸丑进士,授工部主事。𣙜关荆州,尽革小税,以羡金筑堤沙市,民称沈公堤。历兵部员外郎中,升苏州知府。福藩白粮,诏协济五年,而七运未止,桢格不供。升福建副使,备兵兴泉,平红夷于海上。先是守苏揭吴江令曹钦程贪墨,后钦程附魏珰诬劾之,遂与周宗建同落职。珰败,台省交荐,起补湖广江防道,转闽藩,寻移苏松。乞养归。生平熟于政事。凡军兵多寡,钱谷出入,以及土俗形势,经济大略,无不矫尾厉角,抗论凿然。一代治才也。
维基
沈萃桢,字君聚,号裒中,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灶籍。与弟沈杞桢同举于乡,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成进士,授工部主事,榷荆州关税,尽革诸小税名目,以羡金筑堤沙市,避水冲民,称沈公堤。历南兵部员外、郎中,出知南直苏州府,识文震孟、陈仁锡于未第时,亲诣其门,修主客礼。天启二年(1622年),举卓异天下第一,赐宴礼部,升福建副使,备兵兴泉。红夷犯铜山,直侵中左,萃桢即日移驻同安,身冒矢石,出奇兵挠之,五阅月而就款。转本省参政,职驿传。以亲老乞归。当萃桢守苏州时,吴江知县曹钦程赃私狼藉,以淫刑博强项声,巡抚周起元几为所惑,乃列贪迹注下考上之,起元劾钦程落级。及魏忠贤乱政,钦程夤缘复官,乘机报复,镌萃桢三级。崇祯元年(1628年),刑科给事中张国维极论钦程罪恶,中有参清正府官之语,帝问府官何人,国维以萃桢对,且曰:萃桢为曹钦程所劾,则其人可知;与周宗建等诸正人为伍,则其人又可知。得旨,原职起用,补湖广参政,备兵岳州,寻升湖广按察使,备兵苏松,以疾不赴。复补福建按察使,备兵福州,时山海寇盗叵测,巡抚邹维琏新任未习闽事,投诚者意破观望,闻萃桢至,皆曰:沈公来,吾属无虞矣。遂委心归顺,危疆以安,赐金加俸一级。寻升湖广右布政使,仍备兵苏松,复以亲老乞归,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益阳人,字湘中。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时擢南京国子祭酒,因阻诸生建魏忠贤祠,阉党列其姓名于东林籍中。思宗即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遂讲求武事,推演阵图以献。旋以忤温体仁革职闲住,家居十年卒,谥文介。
维基
罗喻义,字湘中,又字禹钟,号化城,又号萸江,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长沙府益阳县(今湖南省益阳市)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因病归乡。天启初年,返回朝廷,历任谕德,负责经筵讲席。天启六年(1626年),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想替魏忠贤建造祠堂,罗喻义惩罚倡议者,平息了此事。魏忠贤的党羽收集东林党人的籍贯,湖广有二十多人,以罗喻义为首。崇祯皇帝继位,召见并委任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负责詹事府。不久充当日讲官,教导庶吉士。之后他与温体仁有冲突,陷入党争,后归乡闲居。在家十余年后去世。谥号“文介”。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中极,号蕙榜,山西平阳府蒲州民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三年授中书,七年十二月官四川道御史,崇祯元年(1628年)巡按直隶,巡视卢沟桥,又任巡漕御史,告病归。

人物简介

维基
董中行,字与叔,号念龙,直隶松江府华亭县民籍苏州卫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万历三十二年甲午(举人)董中立弟。万历三十四年应天府丙午科一百三十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本年授工部主事,三年升营缮司员外,管节慎库,四年养病。七年除都水司主事,同年主考广西。崇祯元年升郎中,管通惠河道,二年升成都府知府,留部。四年调营缮司郎中,三年升衢州府知府,五年升浙江按察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申葆,一字若柳,号八公。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时,累擢为礼部右侍郎。杨嗣昌死后,德璟请追正其罪,不从。十五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言边臣宜久任,论饷增而兵反少于往时之弊,思宗皆不能行。十七年,疏论行钞法及增派练饷之害,获谴去职,闻李自成军已近,移居外城,城陷时得逃去。南明隆武帝召为阁臣,以病辞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若椰,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有敬日草
维基
蒋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福建晋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隶歙县(今安徽),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蒋德璟中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崇祯时,迁少詹事。崇祯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后来杨嗣昌卒于军,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崇祯十五年(1642年)首辅周延儒荐拔「德璟可大用」,与黄景昉、吴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之前崇祯帝问:“天变何由弭?”对曰:“拯百姓,即弭天变。近加辽饷千馀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以下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德璟博闻强识,“九边厄塞、河漕屯牧、盐策水利、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性鲠直,能用人,陈子壮、倪元璐、顾锡畴皆由他推荐,谓「贤才不可不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蒋德璟与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时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败走,德璟绝食,是月卒于家中。
郭文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郭文灿(17世纪—17世纪),字中白,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郭文灿个性力行孝悌,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大同知县,饥荒时人民欠饷,他就卖掉田里千亩代偿;不久改任户部主事,有才能名声,调官刑部浙江司主事,因病辞官回乡,不再出仕,在别业居住,与农圃相处,死后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何闳中(?—1651年),字絅卿,号蘧宿,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甲午五月初一日生。何闳中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湖广乡试八十五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三百八十一名,三甲二十名进士,初授镇江府推官,改苏州府教授,七年升国子监博士。崇祯元年升刑部主事,改仪制司,教习驸马,五年升祠祭司员外,升四川参政,七年任提学参政。十一年调松潘道,十三年考察,降云南洱海道参议,十六年升本省临安道副使。在当地防备灾患,爱护士民,优异的士子必定奖励。弘光元年(1645年),沙定洲作乱攻打楚雄,何闳中带兵会合杨畏知据守城池,坚壁清野,到邻县请求支援,多次却敌。很快沙定洲大量部众来到,他和杨畏知日夜登城,以忠义激励人民守城;适逢孙可望来到解除困局,破城西走,他就前往大理交付粮食工具。孙可望受杨畏知约束,于是迎接他和沐天波回来。永历三年(1649年),南明朝廷任命何闳中为太常卿管理云南学政,士子都庆祝得师,多人向学。可是南明疆土日益狭窄,措置不一,孙可望愈发骄横,使他担忧。不久孙可望要胁封王而杀害杨畏知,他得知后痛哭弃官,隐居在洱海东城。他在该处建立蘧庵书院,道袍披身,寄情诗酒;谈及国事时总会哽咽到无法进食,至永历五年(1651年)冬天去世。有子何昌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61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安丘人,字可宗。明崇祯元年进士,授编修。入清,被荐为国史院编修,官至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坐事被劾论死,以衰老得免,旋病卒。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
刘正宗,字宪石,安丘人。明崇祯戊辰进士,由推官行取授编修。入国朝,授国史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有《御墨楼诗集》。
维基
刘正宗(1594年—1661年),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山东安丘县城里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明亡仕清,在翰苑多年,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监管礼部尚书。自幼好学,天启五年(1625年)县岁试第一,天启七年(1627年)乡试中举。崇祯元年(1628年)戌辰三甲二十四名进士,历任真定府推官、翰林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吏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避战乱,携眷南下,投奔南京福王朝廷,授中允。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破南京。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奉诏至北京,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升吏部尚书。顺治十四年,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诰授光禄大夫。刘正宗与刘希孟、刘正衡并称为“北海刘氏三株树”。好书法,顺治帝得名书画,经他鉴定后才归府收藏。顺治十七年因得罪顺治帝,“从宽免死,籍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八年(1661年)辞世。康熙四十五年归葬安丘城东北的刘氏祖茔内。
吴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莱芜人,字中阳,号瞻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归德府推官,以刚直触怒巡按御史,被劾,调镇江。累官肃州兵备副使,令将校不得裁扣经费,军人皆喜。分巡大同。忤大珰,为所中,解官归。
维基
吴炜,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东乡试四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任归德、镇江二府推官,擢户部主事,升郎中,管密云粮储,转河南守道参议。天启元年(1621年),升湖广按察副使,调肃州兵备副使,七年升靖虏兵粮道陕西右参政。崇祯时,补山西守宁道副使,崇祀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