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00,分414页显示 上一页 404 405 406 407 408 410 411 412 413 下一页
俞樾(字 荫甫、中山 号 曲园、绚岩、曲园居士 )
张国梁( 嘉祥、国梁 字 殿臣 号 军中悍将 忠武 )
李鸿章(世称 李合肥、李中堂 字 少荃、渐甫、子黻 号 仪叟、省心 一等肃毅伯、一等肃毅侯 文忠 名 章铜 )
程恭寿(字 容伯 号 人海 于都中 )
石中玉(字 莲舫 )
庄棫(字 中白、仲白 号 蒿庵 )
奕詝(别称 咸丰帝 庙号 文宗、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帝、清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帝、显皇帝 爱新觉罗 )
童德中
桂中行(字 履真 )
谭子中(字 允佳 )
福锟(字 蓟甫 号 箴庭、珍庭、珍亭 世称 福中堂 文慎 )
刘纶襄( 中策 字 蓉舫 )
胡中和(字 元廷 )
何传中
其它辞典(续上)
王允中(字 精一 )俞樾(字 荫甫、中山 号 曲园、绚岩、曲园居士 )
张国梁( 嘉祥、国梁 字 殿臣 号 军中悍将 忠武 )
李鸿章(世称 李合肥、李中堂 字 少荃、渐甫、子黻 号 仪叟、省心 一等肃毅伯、一等肃毅侯 文忠 名 章铜 )
程恭寿(字 容伯 号 人海 于都中 )
石中玉(字 莲舫 )
庄棫(字 中白、仲白 号 蒿庵 )
奕詝(别称 咸丰帝 庙号 文宗、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帝、清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帝、显皇帝 爱新觉罗 )
童德中
桂中行(字 履真 )
谭子中(字 允佳 )
福锟(字 蓟甫 号 箴庭、珍庭、珍亭 世称 福中堂 文慎 )
刘纶襄( 中策 字 蓉舫 )
胡中和(字 元廷 )
何传中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允中(?—1853年),字精一。山西太原人。王克预之孙,王大元之子。嘉庆十八年(1814)中举,授中书舍人。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二甲第71名进士,初授吏部主事,两转至吏部郎中,道光十四年升迁为天津河间兵备道,在天津查获多起鸦片走私,起获烟土二万九千余两。道光十九年(1839年)九月九日,会同天津镇总兵刘允孝、游击闽正凤等查获金安发(金广兴)洋船走私鸦片。加盐运使衔。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月,累至湖南按察使。因病开缺,回籍调理。咸丰初年,有太平天国兵祸,奉旨同梁萼涵、李璋煜、孙毓桂、刘跃春协办山东团练,咸丰三年(1853)卒,年七十四。有子王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907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任河南学政。未几罢归。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在杭州诂经精舍最久,达三十一年,寓苏州,所居名春在园。治经学以高邮王氏父子为宗。自云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成《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其余著述尚多,有《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诂经精舍自课文》、《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大师,声名远及日本。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春在堂诗编》。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浙江德清人。有《春在堂诗编》十五卷。词学图录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一字中山,号曲园,又号绚岩。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外放为河南学政,以事罢官。寓苏州,葺曲园,专意著述。精研经学子学,晚清名儒。亦爱俗文学。文简洁,诗似袁枚,词平中见奇。有《春在堂全书》、《春在堂词录》、文言小说集《右台仙馆笔记》、传奇《梓潼传》。维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翰林,朴学大师。俞樾四岁时从德清随父母迁居娘家临平姚氏,至三十二岁做官,寓居临平三十年,年轻时曾尝试补遗《临平记》,游览临平山水。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当时曾国藩是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得到曾国藩的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1855年)任河南学政。次年因为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从此不再出仕。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其弟子有王仁俊、章炳麟、吴昌硕等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资助买下苏州一块废地,如曲尺形,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自号曲园居士。园内有“春在堂”,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除了苏州的曲园之外,俞樾在杭州西湖边孤山的西泠印社旁还建有书楼“俞楼”,在家乡浙江德清县南埭村建有一座“四仙桥”。俞樾在近代日本很受推崇,甚至与李鸿章、曾国藩相提并论。孙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中探花,《清史稿》编撰者之一,文学也有很高造诣。曾孙俞平伯,现代学者,红学家。族人俞恒润、俞恒泽、俞奎垣皆进士。光绪32年(1906年)秋末,俞樾在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枫桥夜泊》诗碑,现位于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及苏州寒山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60 【介绍】: 清广东高要人,原名嘉祥,字殿臣。曾参加广西天地会起事。道光二十九年降清,改名国梁。咸丰间先后从向荣、和春围攻太平天国天京,号为军中悍将。官至江南提督。江南大营溃败,退至丹阳,伤重溺死。谥忠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901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晚号仪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咸丰三年,回籍从军。从曾国藩于江西。同治元年,受国藩命编淮军,任江苏巡抚。与戈登“常胜军”合力抵抗太平军,复占苏、常、嘉、湖。封一等肃毅伯,署两江总督。五年,任钦差大臣,镇压东、西捻军。九年,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武英殿大学士。于南方创设上海广方言馆、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又与曾国藩建江南制造局。于北方则开办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津榆铁路等。以“自强”、“求富”为号召,为洋务派首脑。又创建北洋海军。外交以妥协求和为宗旨。中法战争乘胜求和;中日战争力求避战,招致败绩,分别签署《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二年签署《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我国东北建筑铁路。八国联军之役,以全权大臣与奕劻共同签署《辛丑和约》。皆为贬损中国权益之不平等条约。卒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九
李鸿章,字少荃,晚号仪叟,合肥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赠太傅,进一等侯,谥文忠。有《李文忠公遗集》。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官员。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世称“李中堂”。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卒赠太傅,封一等肃毅侯,谥文忠。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李文忠公全集》。同治八年(1869)正月,李鸿章出任湖广总督,曾两度为黄鹤楼题联,分别有“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和“英雄豪杰,当有共斯楼齐名”之语。维基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大学士」俗称中堂。、李傅相李鸿章有「大学士」、「太子太傅」衔,被尊称为「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淮军创始人兼最高领袖。为另一重臣曾国藩的弟子。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李鸿章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清法战争、甲午战争及义和团运动,是清朝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曾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他的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容伯,晚号人海。道光十九年举人,官至光禄寺少卿。咸丰、同治间以书法名于都中。有《坐春风馆笔记》。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六
石中玉,字莲舫,嘉兴人。咸丰戊午举人,官富阳教谕。有《蕴真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78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中白。先世为盐商。少时以输饷得部主事。后家中落,谋食淮南、江宁,校正群籍,为曾国藩所礼敬。治《易》、《春秋》,通历数。有《周易通义》、《静观堂文》等。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七
庄棫,字仲白,丹徒人。候选主事。有《蒿庵集》。中白词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善言名理。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中白词·自序一
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后间有作,不复著录。今年夏,李君冰叔序薛慰农《江舟欸乃集》词,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为也。索居白下,风雨如晦。稍稍为之,归次旧日所作,遂乃成帙。予无升沉得丧之戚,其善自怀思,则自少壮至今,固无殊也。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韵,取以弁言,无馀义焉。若谓词之道小,不足尽所长,此其所以为片石与。是又郢书而燕说矣。 丙寅秋日识中白词·自序二
余自壬子学为词,至今十八年,综所作计之,几三百首。始以为难,继以为易。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难矣。于是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戊辰五月,订所作,得八十馀阕。讽咏数过,疵累毕呈,因益加删削,以附诗后。周草窗云:作词难,改词更难。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中白词·题辞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之遗则乎。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沱潜洋洋,岷嶓峨峨。泛彼柏舟,容与逍遥。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桃,为匏有苦叶。吾知之矣。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中白词·跋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乡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顾访求全本不可得。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颇思汇刊以传。偶语吴兴徐森玉,森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人事鲜暇,未遑理董。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蘋合校印行。去森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中白词·集评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之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词》五 陈廷焯: 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白雨斋词话》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1—1861 【介绍】: 即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皇帝。宣宗第四子。道光三十年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咸丰。即位不久,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事。终咸丰之世,太平天国与清朝成对峙之局。咸丰六年至十年,英法对华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年,与俄签订《瑗珲条约》;与英、法、俄、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十年,北京被英、法军占领,逃往热河,留恭亲王奕诉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十一年病卒于热河,谥显皇帝。晚晴簃诗汇·卷三
文宗显皇帝,宣宗成皇帝第四子。在位十一年,建元咸丰。葬定陵。有《御制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童德中(1833年—?年),四川省重庆府江北厅人(现属重庆市渝北区),清同治进士,翁同龢门生。童氏受姓由颛顼生老童以王父字为氏派衍雁门,康熙初迁本境,居𠫊之礼里静观场,历十六代,男女约三千馀丁口,有童德中者以进士起家,官主事,卒于京,其弟童德辉以举人官浙江知县,童德璋以举人官芜湖兵备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3—1897 【介绍】: 清江西临川人,字履真。诸生。咸丰同治间从军,镇压捻军。光绪间官至湖南按察使。治皖南垦务,除徐州水患,有实绩。善书画。
人物简介
维基
谭子中,字允佳,广东顺德府杏坛镇甘竹人,同进士出身。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授湖南江华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福锟(1834年11月5日-1896年10月10日),爱新觉罗氏,字蓟甫,号箴庭、珍庭、珍亭,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嫡次子理密亲王允礽(废太子)六世孙,因其当上大学士后于朝廷声名显赫,人称福中堂。福锟为咸丰八年(1858年)举人,九年(1859年)己未科第二甲进士,授任吏部主事,晋升吏部员外郎。光绪五年(1879年),由吏部员外郎迁右庶子,擢任太仆寺卿。光绪六年(1880年),赏任副都统,任西宁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召命授任兵部侍郎,再历调刑部侍郎及户部侍郎。光绪十年(1884年),擢任工部尚书,兼任步军统领,后被受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后再调户部,任协办大学士。福锟于户部驳斥机器制造及鼓铸钱币之弊,议革职,后改留任,很快得以复职。光绪十五年(1889年),被加封太子太保衔,再封詹事府右庶子。当时,崇文上疏弹劾东阁大学士张之万交纳外官,结党营私,命福锟偕同刑部尚书潘祖荫访查,后證明张之万之清白。光绪十七年(1891年),授任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皇太后万寿,赏双眼花翎。时年京师常有盗案发生,福锟先禁止步军以严刑迫令盗犯招供,遂令盗贼更显放肆,于是福锟决定奏请通布缉捕章程,严拿罪犯,得允。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甲辰(1895年6月26日),福锟致仕。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丙申(1896年10月10日),福锟卒,光绪皇帝派贝子溥伦领侍卫十人,前往奠酒,并赏陀罗经被。赏其子毓方为郎中。寻予谥文慎。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纶襄(1843年—1905年),原名刘中策,字蓉舫,山东省沂州府沂水县刘家店子村人。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62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5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得罪吏部尚书麟书罢官,光绪十年(1894年)起为陕西试用道员,光绪三十四年(1905年)殁于陕西任所。诗工书,楷行草均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3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元廷。咸丰初投湘军,与太平军战于赣、湘、桂、川、黔诸省。曾于泸定桥败石达开部,又镇压广西、云南少数民族起事。光绪初官至云南提督。
人物简介
维基
何传中,河南省汝宁府信阳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7名。同年五月,分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