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閒家  拼音:xián jiā
1.无正当职业而以帮閒为事的人。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只教那媒人往来,閒家擘划,诸般绰开,花红布摆,早将一个泼贱的烟花娶过来。」
2.与庄家对赌的一方称为「閒家」。
《漢語大詞典》:太璞
未经雕琢的玉。引申为事物的天然本性。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执太璞於至醇之中,遗末务於流俗之外。”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惟第一首悲字最难押,如 王艾轩 之‘得完太璞非容易,一琐名繮便可悲’……俱妙。”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二:“盖闻玉生於山,雕之则华縟;冰出於水,凿之则纷纶。惟不雕者完其太璞,惟不凿者顺其天真。”
《漢語大詞典》:张弧(張弧)
(1).把弓拉开,做好发射准备。语出《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王弼 注:“先张之弧,将攻害也。” 汉 扬雄 《太玄·毅》:“豨毅其牙,发以张弧。” 司马光 集注:“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帝﹞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
(2).引申为事先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以无为有,空怀载鬼之疑,弄假成真,枉用张弧之计。”
(3).指动武,用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鄂尔泰 説弧於前,卒张弧於后,一时之创夷,百世之恬熙。”
(4).谓扫除。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士心翕服群疑释,初筮张弧后説壶。”原注:“ 闽 闈积习相沿,君( 王补帆 )痛扫之,始而群情疑惧,继乃大服。”
《國語辭典》:想当然(想當然)  拼音:xiǎng dāng rán
推测、猜想必定是如此。如:「很多想当然的说法,未必真确。」
《國語辭典》:号数(號數)  拼音:hào shù
标志的数目。也称为「号儿」。
《漢語大詞典》:行诣(行詣)
走访,拜谒。宋书·羊欣传:“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
指行为事迹。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话》卷五:“其行诣卓然,殆 陈东 、 欧阳澈 之流,非如江湖诗人,仅以风雅自命而已。” 叶圣陶 《乡里善人》:“既然要请 鲁老先生 做寿序, 康翁 该写点儿生平行诣的节略给他吧。”
《漢語大詞典》:脱钩(脱鈎)
原指火车车厢的挂钩脱落。引申为事物的联系中断。如:这个学校本来是和化工厂挂钩的,现在脱钩了。
《漢語大詞典》:愿果(願果)
谓愿望成为事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嗟哉暮年,何时愿果。”
《漢語大詞典》:黄犀
《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 东夷王 度大海奉国珍。”后遂以“黄犀”为事物变化之征兆的故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白雉亡 汉 ,黄犀死 莽 ,恶在其为符也。”
《国语辞典》:暖身  拼音:nuǎn shēn
1.运动前,做些缓和动作以舒展筋骨。如:「比赛开始前,他先做些体操暖身。」
2.比喻为事情或活动的开始作准备。如:「年底选战将至,候选人纷纷为选举暖身造势。」
《國語辭典》:实现(實現)  拼音:shí xiàn
使原本不存在的情况成为事实。如:「实现理想」、「实现诺言」。
《漢語大詞典》:孰烂(孰爛)
本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严重地步。汉书·董仲舒传:“其遗毒餘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漢語大詞典》:完善说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认为事物的美在于其完善。中世纪美学将这种完善归于上帝的安排。后德国沃尔弗提出,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该事物凭它的完善能引起我们的快感,那便是美的。
《國語辭典》:宿命论(宿命論)  拼音:sù mìng lùn
认为人生的行为境遇,皆依预定的命运发生,而非人力所能变更的理论。也称为「宿命说」、「运命论」。
《漢語大詞典》:循环论
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是不断循环往复,简单地周而复始的发展观。这一理论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形成历史循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