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架造
(1).谓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 宋 叶适 《题〈拙斋诗稿〉》:“於是 胡紘 、 刘德秀 等多架造险阻,欲株陷良善,人人皇恐不自保。”
(2).建造。《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某人被烧房舍……其烧不尽木植,已是不堪架造。”
《漢語大詞典》:地学(地學)
原指地理学或地质学。今为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自然资源考察等的统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所谓地学者,以地舆为纲,而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皆由地学以推至其极者也。”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
《漢語大詞典》:川衡
周礼官名,为地官之属,掌川泽之禁令。周礼·地官·川衡:“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后汉书·马融传:“然后缓节舒容,裴回安步,降集波籞,川衡泽虞,矢鱼陈罟。”
《漢語大詞典》:瀛瀛
水广貌。引申为地域广大。
《漢語大詞典》:造构(造構,造搆)
(1).建造,构筑。后汉书·儒林传序:“乃更修黌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2).制造,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后汉书·张晧传:“昔贼臣 江充 ,造构谗逆,至今 戾园 兴兵,终及祸难。”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诸葛诞 造构逆乱,迫胁忠义。”
造搆:编写;撰写。后汉书·班固传上:“ 固 感前世 相如 、 寿王 、 东方 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漢語大詞典》:宪治(憲治)
指 宋 代的提点刑狱。为地方最高司法机构。 宋 姜夔 《念奴娇》词序:“余客 武陵 , 湖北 宪治在焉。”
《漢語大詞典》:地厌(地厭)
古代术数家谓狗为地厌。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术家以犬为地厌。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
《國語辭典》:外放  拼音:wài fàng
由京官被任为地方官。《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不是内用,就是外放,就是派出洋做钦差的分儿,都抡得到。」
《漢語大詞典》:地漏
俗称阴历二月二十五日下雨为地漏,并谓为多雨之征。
《国语辞典》:分租  拼音:fēn zū
1.房东将一幢房子的几个房间或一个房间中的几个床位分别租给不同的住户。
2.为地主与佃农依一定的比率分配生产物的制度,其分配率各地不同,有对分、业六佃四、业七佃三等。
《漢語大詞典》:浮虎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先是 崤 黽 驛道多虎灾,行旅不通。 昆 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 河 。”后以“浮虎”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
《國語辭典》:师爷(師爺)  拼音:shī yé
称谓。称太老师或老师的父亲。
《國語辭典》:师爷(師爺)  拼音:shī ye
旧称官署中掌文书工作的人。《老残游记》第五回:「听说府里大人不见,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
《漢語大詞典》:六点儿(六點兒)
天的隐语。牙牌中幺数为地,六数为天。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你须是説古论文士大夫,这六点儿运人不曾把人做。”
分類:牙牌为地
《漢語大詞典》:召勐
亦作“ 召猛 ”。 傣族土司。傣语的音译,意为“一勐之主”。勐,意为地方。 云南 西双版纳 傣族地区旧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傣族民间叙事诗·嘎龙一》:“召冒爱上了召勐的姑娘。”《中国民间故事选·多嘎达弟》:“ 多嘎达 兄弟便把 波桑抗 夫妇带着,来见召猛。”
《漢語大詞典》:织绵缎(織綿緞)
我国传统工艺丝织品之一。以缎纹为地组织,以彩色丝为纬,织成有龙凤、花鸟、景物等图案的缎匹。花纹精致,色泽鲜艳,质地厚密。适于作妇女服装、被面、装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