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保肥  拼音:bǎo féi
在肥料运用过程中,为防止或减少养分损失的措施。其方法有封闭、加盖等。
《國語辭典》:子埝  拼音:zǐ niàn
洪水上涨时,为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在堤顶上临时加筑的小堤。也称为「子堤」。
《漢語大詞典》:醉吐相茵
典出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一典故。 宋 张耒 《戒醉》诗:“醉吐相茵君勿恃, 丙公 遗事久寥寥。”亦省作“ 醉吐茵 ”。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之四:“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
《国语辞典》:围阻体(围阻体)  拼音:wéi zǔ tǐ
核能电厂为防止辐射外泄的建筑体。由钢筋、水泥筑成,内加钢衬板,厚约四五吋。
《国语辞典》:烟台市(烟台市)  拼音:yān tái shì
城市名。位于山东省境内。明代时为防范海盗而在此处设置烽火台,故称为「烟台」。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与大连、旅顺相对,是控扼渤海咽喉的要塞。简称为「烟台」。
《国语辞典》:信号机(信号机)  拼音:xìn hào jī
铁路局为防止列车冲撞或他种危险而设立的高杆,常树立于铁道旁,上装有黄红绿色的标识,以示安危或警告。
《国语辞典》:窃盗险(窃盗险)  拼音:qiè dào xiǎn
为防止因被窃盗遭受损失而投的保险。
《漢語大詞典》:封火砖墙(封火磚牆)
为防火灾而筑的夹层砖墙。 郭沫若 《南昌之一夜》:“江岸上骈列着一些大户人家,围着很高的封火砖墙。”
《漢語大詞典》:防疫站
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巴金 《怀念萧珊》三:“那天是星期天,卫生防疫站因为我们家发现了肝炎病人,派人上午来做消毒工作。”
《漢語大詞典》:防洪渠
为防止洪水泛滥而开凿的水道。如:修防洪渠四千四百五十二道,可以浇地三万五千亩。
《國語辭典》:互助会(互助會)  拼音:hù zhù huì
1.一种以互相帮助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2.是一种利用群体力量互相支持集资的储蓄方式。一般称为标会,也称为「合会」。
《國語辭典》:护城河(護城河)  拼音:hù chéng hé
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的河。具有防禦作用。《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张飞性急,几番杀到吊桥,要过护城河,又被乱箭射回。」
《國語辭典》:基围(基圍)  拼音:jī wéi
建有堤围以防水患的近海田地。《大马扁》第八回:「且说康有为原籍西樵地方,有一条基围,唤做桑园。那基围包围许多田亩相连,十三乡倒靠那桑园围防禦水患。」
《漢語大詞典》:保密通信
通信对象之间为防止机密信息被截取,按约定的方法改变信息的表现形式以隐蔽其真实内容的通信方式。通常使用暗号、密码、密语或通信保密机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
《漢語大詞典》:水簸箕
(1).人力车乘客座位下供脚踏的部分。 老舍 《骆驼祥子》一:“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2).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地上宽而浅的沟中,修筑一道或数道平顶土埂,形似簸箕,故称。 申跃中 《一盏抗旱灯下》:“水簸箕里的水哗哗地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