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68,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哥斯大黎加共和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寮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央常务委员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长距离无线电话
埃及阿拉伯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巴什吉尔自治共和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沙乌地阿拉伯王国
石油输出国家组织
《国语辞典》:哥斯大黎加共和国(哥斯大黎加共和国)  拼音:gē sī dà lí jiā gòng hé guó
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
国名。位于中美洲南部,面积五万零九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七百万。首都为圣荷西(San Jose)。人民多信仰天主教,主要语言为西班牙语。原为西班牙殖民地,于西元一八二一年九月十五日独立,并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Colón。简称为「哥斯大黎加」。
《国语辞典》: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拼音:mèng jiā lā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国名。位于南亚东北部,西、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东南与缅甸为邻,南濒孟加拉湾。面积约十四万三千九百九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一十二万。首都为达卡(Dha-ka)。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语言为英语、孟加拉语。原为东巴基斯坦,西元一九七一年独立,订十二月二十六日为国庆日。农业为主要经济,黄麻居世界第一位,另产茶叶、甘蔗、椰子等。币制为Taka。简称为「孟加拉」。
《国语辞典》: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拼音:lián hé guó ān quán lǐ shì huì
联合国为维持国际和平、安全所设置的机构。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及由大会选举的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除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纷争外,并对侵略国实施经济及武力制裁的权利。简称为「安全理事会」。缩称为「安理会」。
《国语辞典》:寮人民民主共和国(寮人民民主共和国)  拼音:liáo rén mín mín zhǔ gòng hé guó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国名。原名「老挝」,位于中南半岛,是一个内陆国,面积二十三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首都为永珍(Vientiane)。人民多信仰小乘佛教,主要语言为寮语、法语及英语。原为法国保护国,于西元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独立,而以十二月二日为国庆日。币制为Kip。简称为「寮国」。
《国语辞典》:中央常务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  拼音:zhōng yāng cháng wù wěi yuán huì
政党内中央委员会所设的组织由中央委员选举的中央常务委员组成。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幕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党务。简称为「中常会」。
《国语辞典》: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拼音:ā ěr bā ní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Albania
国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部,面积二万八千七百四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五十万。人民多主张无神论。主要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原为土耳其属地,西元一九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独立,国庆日为十一月二十九日。一九九一年国号由阿尔巴尼亚人民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币制为Lek。简称为「阿尔巴尼亚」。
《国语辞典》:长距离无线电话(长距离无线电话)  拼音:cháng jù lí wú xiàn diàn huà
即第二代无线电话。为英语cardless telephone,second generation的意译。利用基地台作联系的短距离无线电话系统。若无基地台,通话距离为二百至三百公尺。俗称为「穷人大哥大」。英文缩称为CT2。
《国语辞典》:埃及阿拉伯共和国(埃及阿拉伯共和国)  拼音:āi jí ā lā bó gòng hé guó
Arab Republic of Egypt
国名。位于东北非,面积约一百万零一千平方公里,首都为开罗(Cairo)。人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埃及约在西元前四千年时建国,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七世纪时被阿拉伯人占领,成为阿拉伯语国家,十六世纪时受奥图曼土耳其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一九二二年独立,原称为「阿联」,一九七一年改名为「埃及阿拉伯共和国」。币制为Egypt Pounds。简称为「埃及」。
《国语辞典》: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拼音:běi dà xī yáng gōng yuē zǔ zhī
西元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所成立的一个组织。目的在抵抗前苏联共产势力,共同防卫西欧安全。英文简写为NATO。简称为「北约」、「北约组织」。苏联解体后,北约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国语辞典》:鄂图曼土耳其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拼音:è tú màn tǔ ěr qí dì guó
Ottoman Turkish Empire
国名。西元十三世纪末,有一支突厥人后裔在领袖鄂图曼(Othman)的领导下,推翻塞尔柱土耳其王国,在小亚细亚建立国家,后来就称为「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帝国疆域很大,到十六世纪中叶,已有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力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等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瓦解,领土被列强瓜分托管。一九二三年,建立共和国。简称为「土耳其帝国」、「鄂图曼帝国」。
《国语辞典》:赤道几内亚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拼音:chì dào jī nèi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国名。位于非洲中西部,北界喀麦隆,东与南界加彭,西濒几内亚湾。面积二万八千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一万。首都为马拉博(Malabo)。人民多信仰天主教,主要语言为西班牙语。原为西班牙殖民地,于西元一九六八年独立,订十月十二日为国庆日。币制为CFA Franc。简称为「赤道几内亚」。
《国语辞典》:巴什吉尔自治共和国(巴什吉尔自治共和国)  拼音:bā shí jí ěr zì zhì gòng hé guó
Bashkir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国名。位于乌拉尔山南段西麓,乌拉河流域。面积十四万三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八十六万五千。首都为乌法市(Ufa City)。种族复杂,主要居民为巴什吉尔人,属土耳其人。西元一九一九年设立自治共和国。工农业发达,矿藏资源丰富。简称为「巴什吉尔」。
《国语辞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拼音:sì kù quán shū zǒng mù tí yào
书名。清乾隆时,《四库全书》既成,因撰此书,共二百卷。以经、史、子、集为纲,更析类属;又分著录、存目二项,著录之书,悉为收录,存目之书,则为四库所不收。每书均撰提要,叙其书之要点,并加考證品评,条举得失,甚便于学者。简称为「四库提要」。
《国语辞典》:沙乌地阿拉伯王国(沙乌地阿拉伯王国)  拼音:shā wū dì à lā bó wáng guó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国名。位于亚洲西南部,占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面积二百二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四百五十万。首都为利雅德(Riyadh)。人民多信仰回教,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于西元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独立,国庆日为九月二十三日。币制为Riyal。简称为「沙乌地阿拉伯」。
《国语辞典》:石油输出国家组织(石油输出国家组织)  拼音:shí yóu shū chū guó jiā zǔ zhī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由主要石油生产国所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西元一九六○年九月,成员包括伊拉克、伊朗、沙乌地阿拉伯、科威特、委内瑞拉等国,随后又陆续加入阿布达比、阿尔及利亚、加彭、印尼、奈及利亚、厄瓜多尔、利比亚、卡达等国。宗旨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剥削,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保卫石油资源及维护共同的经济权益。总部设在维也纳。简称为「O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