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夏三月,佛升忉利天为母摩耶夫人说大乘法。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无常、苦、无我、寂灭之四法印。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丘,佛赞叹之。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与胜军王所问经同本。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哀拔法,五种之爱乐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可爱乐法。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瞿昙法智译。说善恶业报之差别。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他作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苦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无因作,迦叶因而见谛得道,触于牛而死,入灭。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与十善业道经同。
沙弥著香为龙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著,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此沙弥莫将来。沙弥还已,一心布施持戒,专求所愿,愿早作龙。是时绕寺从足下出水,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原入处之大池边,以袈裟覆头,入即死,变作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龙,举池悉赤。见智度论十七,西域记一。
沙弥爱酪为虫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有一沙弥心常爱酪,诸檀越饷酪于僧,时沙弥得残分,每爱著心中,喜乐不离,命终后,生此残酪瓶中。沙弥之师得阿罗汉道,僧分酪时,言徐徐莫伤此爱酪沙弥。诸人言是虫,何以言爱酪沙弥?答言:此虫本是我沙弥,但贪爱残酪。坐此之故,生于瓶中。
非择灭无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不生,曰无为。此灭有二种,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不令再生,谓之择灭无为,即涅槃也。又不依择力,仅由缺有为法之自生缘,而毕竟不生,谓之非择灭无为。盖择灭者,圣道所得,非择灭者,缘缺所得也。俱舍论一曰:「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唯识述记二末曰:「而此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显真理故,名非择灭,离无漏慧而自灭故。」
【佛学常见辞汇】
三无为之一。(参见:三无为)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證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念佛为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极乐净土之业因,以弥陀本愿正定业之称名念佛一行为根本也。
念佛为先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念佛为胜于一切馀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为先。」
念佛为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念佛三昧为经之宗也。即弥陀教(弘愿)之经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