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赞成
固志
宋子
人治
诗道
力主
坚定
许行
主义
操术
坚决
四勿
耕战
私议
乱道
《國語辭典》:赞成(贊成)  拼音:zàn chéng
1.对他人的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顾举人本思觅馆,那有不愿意的?便尔一力赞成。」
2.襄助使成。《魏书。卷八八。良吏传。窦瑗传》:「窃惟圣主有作,明贤赞成,光国宁民,厥用为大。」
《漢語大詞典》:固志
(1).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易·遁:“《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孔颖达 疏:“固志者,坚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
(2).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众叛亲离,莫有固志。”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京城内外,传説纷纷,閭井惊皇,人无固志。”
《漢語大詞典》:宋子
(1).诗·陈风·衡门:“岂其取妻,必 宋 之 子 ?” 孔颖达 疏:“ 宋 者, 殷 之苗裔, 契 之后也。《殷本纪》云: 舜 封 契 於 商 ,赐姓曰 子 。是…… 宋 , 子 姓也。”后因以“宋子”借指王侯之女。 北周 庾信 《周仪同松滋公拓跋兢夫人尉迟氏墓志铭》:“是生令淑,观。声超 宋子 ,德茂 邢姨 。”
(2).指 宋钘 。 战国 时 宋 人。与 尹文 同游 稷下 。主张“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提出“情欲寡”、“见侮不辱”说,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荀子·正论:“ 宋子 有见於少,无见於多。” 杨倞 注:“ 宋子 ,名 鈃 , 宋 人也,与 孟子 同时。”荀子·天论:“ 子宋子 曰:‘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
(3).指 宋玉 。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 宋子 悲已多, 潘生 叹弥深。”参见“ 宋玉 ”。
《國語辭典》:宋玉  拼音:sòng yù
人名。战国时楚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卒于楚亡之年。因曾任兰台令,故也称为「兰台公子」。善辞赋,作〈九辩〉、〈招魂〉。与屈原并称为「屈宋」。
分類:辞赋弟子
《國語辭典》:人治  拼音:rén zhì
认为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贤能与否,而不在于法律的一种主张。相对于法治而言。如:「讲求民主与法治精神,排除人治的施政理念,是现代国家政治的发展趋势。」
《國語辭典》:诗道(詩道)  拼音:shī dào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提出关于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的一个原则。融合了儒家道统思想与韩愈文道思想,欲恢复《诗经》所建立的六义体系,特别著重于风、雅、比、兴四类,以期达到反映生活、讽喻时政、劝善惩恶等目的。
《漢語大詞典》:力主
极力主张。例如:力主和谈。
《國語辭典》:坚定(堅定)  拼音:jiān dìng
强毅不动摇。《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句下宋。朱熹。集注:「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也作「坚凝」。
《国语辞典》:许行(许行)  拼音:xǔ xíng
人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人。主张君民并耕而食,与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國語辭典》:主义(主義)  拼音:zhǔ yì
对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张,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形态,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学说。如资本主义、写实主义。
《漢語大詞典》:操术(操術)
谓所执持的处世主张或工作方法。荀子·不苟:“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邪?则操术然也。”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 陈阳叔 以枢密副使与 介甫 共事,二人操术不同, 介甫 所唱, 阳叔 不深和也。” 宋 李纲 《论君子小人之势》:“君子常退,小人常进,治安之世少而危乱之世多,其故何哉?则操术使之然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使有民族主义者,而其操术不出於谱牒之文,享尝之制,收族聚宗之道,则宗法社会狭小之制以成。”
《國語辭典》:坚决(堅決)  拼音:jiān jué
心志坚定不移。《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中。朱泚传》:「泚自谓得人助,逆志坚决。」
《國語辭典》:四勿  拼音:sì wù
孔子教颜回的四诫。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见《论语。颜渊》。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二○首之一:「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
《漢語大詞典》:耕战(耕戰)
指农耕与战争。古代重视农耕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相结合。《商君书·慎法》:“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吴起 为 楚悼王 立法……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漢語大詞典》:私议(私議)
(1).私下议论。礼记·曲礼下:“公事不私议。”《汉书·杜延年传》:“羣下讙譁,庶人私议,流言四布, 延年 窃重将军失此名于天下也。” 艾青 《大西洋》诗:“夜晚,在某个大厦的灯光透亮的会议室里,也正有人私议着,如何进攻一个年轻的共和国。”
(2).谓个人的看法或主张。管子·法法:“私议立则主道卑矣。”《商君书·修权》:“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汉书·吾丘寿王传:“於是 秦 兼天下,废王道,立私议,灭而首法令。”
《國語辭典》:乱道(亂道)  拼音:luàn dào
1.胡说。如:「不可乱道他人长短。」也作「乱说」。
2.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言论或主张。《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