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流和心性  拼音:liú hé xīn xìng
个性随和而没有主见。《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当初你大婶原该自己拿出主意,立定不肯,大叔也只得罢了,原不该流和心性,轻易依他。」《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谁知狄希陈的流和心性,一见个油头木梳,红裙粉面的东西,就如蚂蝗见血相似,甚么是肯开交?」
《国语辞典》:棉花耳朵  拼音:mián huā ěr duo
比喻人耳软,没有主见,喜欢听信别人的閒话。语本《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范举人是棉花做的耳朵,就依了众人言语,唤宋金到舱,要他写靠身文书。」《红楼梦》第六九回:「那里来的孩子!他不过指著哄我们那个棉花耳朵的爷罢了。」
《国语辞典》:没了主意(没了主意)  拼音:méi le zhǔ yì
没有主见或办法。《红楼梦》第四四回:「一见凤姐来了,已没了主意,又见平儿也闹起来,把酒也气上来了。」《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说到这里,呜咽起来,弄得济川没了主意。」
《国语辞典》:随俗浮沉(随俗浮沉)  拼音:suí sú fú chén
自己没有主见,顺从世俗的观点。《元史。卷一四三。泰不华传》:「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清史稿。卷二一八。诸王传。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也作「随世沉浮」、「随俗沉浮」。
《国语辞典》:水性随邪(水性随邪)  拼音:shuǐ xìng suí xié
形容性情软弱,没有主见。元。关汉卿《哭存笑》第三折:「枉了他那眠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国语辞典》:杀伐决断(杀伐决断)  拼音:shā fā jué duàn
行事有主见,大胆果敢。《红楼梦》第一三回:「从小儿大妹妹顽笑著,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国语辞典》:扶东倒西(扶东倒西)  拼音:fú dōng dǎo xī
比喻做人没有主见,随他人之意而转变。语本《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兴至今日人物上》:「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国语辞典》:反反覆覆  拼音:fǎn fǎn fù fù
1.重复,一次又一次。如:「写完试卷后,我反反覆覆地检视答案,深怕有所疏漏。」
2.因缺乏主见或深远思考而任意更动已决定的计画。如:「反反覆覆的做事习惯,容易予人缺乏主见、毫无计画的印象。」
《国语辞典》:心活面软(心活面软)  拼音:xīn huó miàn ruǎn
形容人没主见,易受人左右。《红楼梦》第七三回:「再者,放头儿,还恐怕他巧言花语的和你借贷些簪环衣履作本钱,你这心活面软的,未必不周济他些。」
分类:主见
《国语辞典》:循声附会(循声附会)  拼音:xún shēng fù huì
没有主见,随声附和。《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奇哉!可见此等妇人之沽名钓誉,而礼官之循声附会也。」
《国语辞典》:铁心铜胆(铁心铜胆)  拼音:tiě xīn tóng dǎn
铁铜制的心胆。喻心肠硬,有主见。《红楼梦》第七一回:「邢夫人总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
《国语辞典》:耳根软(耳根软)  拼音:ěr gēn ruǎn
形容缺乏主见,容易听信他人的话。如:「他耳根软,架不住三句好话,就又犹豫不决。」也作「耳朵软」、「耳软」。
《国语辞典》:劈著  拼音:pī zháo
决断、主见。《西游记》第九七回:「若众人扯破分之,其实可惜;若独归一人,众人无利。幸老爹来,凭老爹做个劈著。」
分类:决断主见
《国语辞典》:有撇断(有撇断)  拼音:yǒu piě duàn
行事果断有主见。《通俗常言疏證。智愚。有撇断》引《说文通训》:「今苏俗言人明决,曰有撇断。」
《国语辞典》:没气性(没气性)  拼音:méi qì xìng
没定性、没主见。《红楼梦》第二○回:「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
分类:定性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