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景阳鸳石
 
相关人物
张丽华
 
陈叔宝(陈后主)


《韵语阳秋》卷五
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极其华丽。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妃各居其一,与狎客赋诗,互相赠答,釆其艳丽者被以新声,奢淫极矣。隋克台城,后主与张、孔坐观无计,遂俱入井,所谓胭脂井是也。杨炯诗云:「擒虎戈矛满六官,春花无树不秋风。苍黄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李白亦云:「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今胭脂井在金陵之法宝寺,井有石栏,红栏上刻后主事迹,八分书,乃大历中张著文。又有篆书「戒哉戒哉」数字。其他题刻甚多,往往漫灭不可考。寺即景阳官故地也,以井在焉,好事者往来不绝,寺僧颇厌苦之。
典故
丽华一握青丝


《南史》卷十二〈后妃列传下·后主沈皇后·后主张贵妃〉~348~
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慧,有神彩,进止闲华,容色端丽。每瞻视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颜色。荐诸宫女,后宫咸德之,竞言其善。又工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
典故
阴丽华

相关人物
阴丽华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纪》
「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

例句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李白 南都行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李白 寄远十一首之四

典故
张丽华

相关人物
张丽华


《陈书》卷七《后主沈皇后传》附《张丽华传》
后主张贵妃名丽华,兵家女也。家贫,父兄以织席为事。后主为太子,以选入宫。是时龚贵嫔为良娣,贵妃年十岁,为之给使,后主见而说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后主即位,拜为贵妃。性聪惠,甚被宠遇。后主每引贵妃与宾客游宴,贵妃荐诸宫女预焉,后宫等咸德之,竞言贵妃之善,由是爱倾后宫。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妖巫使之鼓舞,因参访外事,人閒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后主,由是益重妃,内外宗族,多被引用。及隋军陷台城,妃与后主俱入于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贵妃,榜于青溪中桥。

例句

一曲都缘张丽华,六宫齐唱后庭花。 罗虬 比红儿诗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罗隐 台城

《漢語大詞典》:丽华(麗華)
华丽。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 西施 谩道浣春纱, 碧玉 今时鬭丽华。”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倦游》:“冰魂玉魄果无瑕,不向东风鬭丽华。”
分類:丽华华丽
《国语辞典》:张丽华(张丽华)  拼音:zhāng lì huá
人名。生卒年不详。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国语辞典》:阴丽华(阴丽华)  拼音:yīn lì huá
人名。(西元5~64)汉南阳新野人。东汉光武帝后,以美丽驰名。光武帝尝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纳为贵人,废郭后而立之。子明帝即位,尊为太后,卒谥光烈。
分类:人名公元
《國語辭典》:清华(清華)  拼音:qīng huá
1.形容辞藻清丽不俗。《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2.形容景物秀丽。晋。谢琨〈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花月痕》第十五回:「只见碧天如洗,半轮明月,分外清华。」
3.形容人清秀俊美。唐。曹唐 萧史携弄玉上升诗:「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著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
《漢語大詞典》:朱楼(朱樓)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唐 白居易 《骊宫高》诗:“高高 驪山 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潘用中 始初见对面楼上画阁朱楼,好生齐整。” 清 龚自珍 《洞仙歌》:“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絶依倚。”
《漢語大詞典》:丽句(麗句)
(1).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2).妍丽华美的句子。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 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清 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漢語大詞典》:云蔚(雲蔚)
(1).形容颜色像云彩一样的绚丽华美。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澔澔涆涆,流离烂漫……霞駮云蔚,若阴若阳。” 张载 注:“‘皓璧皜曜’至‘若阴若阳’,言其色状也。”
(2).盛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交柯云蔚,霾天晦景。” 唐 聂夷中 《公子行》之一:“红楼宴青春,数里望云蔚。” 王闿运 《愁霖赋》:“奏才则云蔚,高谈则雷惊。”
《漢語大詞典》:丽美(麗美)
奢丽华美。 汉 王充 论衡·答佞:“佞人材高,论説丽美。” 汉 张衡 《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 许 史 。”
《漢語大詞典》:丰缛(豐縟)
(1).形容草木丰盛繁茂。 元 王逢 《贪山歌》:“气饙如兮孚尹,草丰縟兮木润液。”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八:“四时不新,何以寒燠发敛之迭更?草木不新,丰縟者歇矣。”
(2).形容词藻丰富多采。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朝廷臺阁之文,则其气温润丰縟。” 明 宋濂 《傅守刚墓碣》:“予读之,见其遣辞丰縟而考事综博。” 清 徐乾学 《陈其年〈湖海楼诗集〉序》:“歌行之运笔顿挫,婉转丰縟,前 少陵 而后 眉山 不足多也。”
(3).形容富丽华贵。 明 赵南星 《朝觐合行事宜疏》:“古言人道通,功勋成。交际者,人道之所以通也。匏叶可以成礼,木桃可以抒情;今则丰縟精巧,以结权贵,是贿赂,非交际也。”
《漢語大詞典》:妖靡
(1).艳丽华美。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僕将为君子説游观之至娱,演声色之妖靡。”
(2).指美女。列子·汤问:“妖靡盈庭,忠良满朝。”
《漢語大詞典》:富贵气(富貴氣)
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富丽华贵的气息。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唐画》:“ 周昉 善画贵游人物,善写真,作仕女多穠丽丰肥,有富贵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唐荆川 云:‘诗文带富贵气者,便不佳。’余道不然。” 阿英 《艺术家的故事》:“﹝制台﹞只感到塑的不是富贵气,就是尘俗气和枯瘠气,和 杜甫 的‘忠君爱国’精神很不相称。”
《國語辭典》:胭脂井  拼音:yān zhī jǐng
位于南京城北边,为陈后主投井之处。也称为「景阳宫井」。
分類:景阳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