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程序法  拼音:chéng xù fǎ
指为实现实体法所定权利、义务、责任、效果、范围等执行程序的法律,如家事事件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法等。
《国语辞典》:义赛(义赛)  拼音:yì sài
为公益事项筹款而义务演出的体育竞赛。
《国语辞典》:海商法  拼音:hǎi shāng fǎ
规定利用船舶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水面或水中航行从事相关行为所生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所谓的相关行为包括货物运送、旅客运送、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及海上保险等。
《国语辞典》:代执行(代执行)  拼音:dài zhí xíng
一私人有特定之行为义务而不为之者,经法定程序,由行政官自为之,或使第三者为之,而向义务者徵收其费用之处分。
《国语辞典》:催告  拼音:cuī gào
催促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履行法律行为的通告。如不回答,一般即视为承认。
《国语辞典》:不安本分  拼音:bù ān běn fèn
不能安稳守住自身本有的责任、义务。《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兄弟!你说这样不安本分的话,岂但来生还做戏子,连变驴变马都是该的!」《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因此又发了癖性。」
《国语辞典》:直接税(直接税)  拼音:zhí jiē shuì
由纳税义务人自己负担的赋税。如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国语辞典》:对等条约(对等条约)  拼音:duì děng tiáo yuē
两国互订条约,在国际关系上权利、义务均对等者。
《国语辞典》:不作为犯(不作为犯)  拼音:bù zuò wéi fàn
在法律上有作为义务的人,因不作为的方式而触犯刑法者,称为「不作为犯」。也称为「不行犯」。
《国语辞典》:聘任制  拼音:pìn rèn zhì
聘书上载任期、业务内容及义务责任等约聘规定的任用制度。如:「有规模的机关多采聘任制。」
《国语辞典》:尽本分(尽本分)  拼音:jìn běn fèn
尽应尽的义务。如:「每个国民都应尽本分。」
分类:义务
《国语辞典》:养子女(养子女)  拼音:yǎng zǐ nǚ
经法律程序收养的子女。有继承权及奉养养父母的义务。
《国语辞典》:实体法(实体法)  拼音:shí tǐ fǎ
规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相对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而言。也称为「主法」。
《国语辞典》:强制罪(强制罪)  拼音:qiǎng zhì zuì
以强暴、胁迫等手段,迫使人做没有义务的事,或妨害他人行使权利的犯罪行为,称为「强制罪」。
《国语辞典》:切结书(切结书)  拼音:qiè jié shū
当事人以书面承诺履行某种义务或者保證文件内容之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