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义气(義氣)  拼音:yì qì
彰显道义的气概。《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长兄有这样品貌材艺,又有这般义气肝胆,正该出来替朝廷效力。」
《国语辞典》:江湖义气(江湖义气)  拼音:jiāng hú yì qì
江湖中的道义正气。
《国语辞典》:义气干霄(义气干霄)  拼音:yì qì gān xiāo
形容非常重义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此人义气干霄,必能济汝母子。」
分类:重义义气
《国语辞典》:义气深重(义气深重)  拼音:yì qì shēn zhòng
正义的气概浓厚。如:「有一位义气深重的朋友,如同有了生死之交。」
分类:气概浓厚
《国语辞典》:义气相投(义气相投)  拼音:yì qì xiāng tóu
彼此情谊志趣相契合。
《国语辞典》:英风义气(英风义气)  拼音:yīng fēng yì qì
重义气的美好名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女儿久闻得此人英风义气,到有几分慕他。」
《国语辞典》:够义气(够义气)  拼音:gòu yì qì
对朋友的情谊与照顾的程度已然足够。如:「你如此帮忙,真是够义气。」
《漢語大詞典》:心义(心義)
犹义气。 唐 无名氏 《赵合传》:“知君颇有心义,儻能为归骨於 奉天 城南 小李村 ……当有奉报。”
分類:义气
《國語辭典》:仗义(仗義)  拼音:zhàng yì
秉持公理正义。《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明。屠隆《彩毫记》第四出:「此间有一个李相公仗义,专一怜贫恤苦。」《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唇簸嘴。」
《漢語大詞典》:重义(重義)
(1).谓以道义为重。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古者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明 何景明 《放歌行》:“自昔慕豪胜,重义还轻身。”
(2).谓看重义气。 明 何景明 《怀旧吟赠阮世隆》:“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漢語大詞典》:尚气(尚氣)
(1).重气节,重义气。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制》:“ 崔弘礼 操心尚气,餘力有文,感慨风云,号为奇士。”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 王杰 ﹞好古乐善而尚气轻财,务周人之急。”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郭仲翔 ,才兼文武,一生豪侠尚气。”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故重然诺,锄强扶弱之美德,犹为一世所羡,尚气之士,每不惜触禁网以赴之。”
(2).意气用事。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称赏道潜诗:“然性偏尚气,憎兄子如仇。”《宋史·文苑传五·贺铸》:“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 吴 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薛 公 家相 ,以尚气忤中贵,殞其身。”
(3).好胜;赌气。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雄 ( 雄州 )之僚吏尤之,曰:‘ 莱公 ( 寇準 )尚气,奈何以此胜之?’”《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自是以后, 西门庆 与 月娘 尚气,彼此覿面都不説话。”《西游记》第七六回:“贤弟这话,却又像尚气的了。你不送,我两个送去罢。”
《國語辭典》:气谊(氣誼)  拼音:qì yì
义气情谊。《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先生,我们文章气谊,何必拘这些俗情?」
分類:义气情谊
《漢語大詞典》:气义(氣義)
(1).气节,道义。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覩斯人神情復异,而气义备焉。”新五代史·杂传十·高行周:“ 燕 俗重气义, 思继 等闻 晋 兵为 匡威 报仇,乃欣然从之,为 晋 兵前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六:“﹝ 师安石 ﹞轻财尚气义,闻於朋友。”
(2).义气,情谊。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若论他同我的气义,莫讲三万金,便是三十万金他也甘心情愿,我也用得他的。”
《國語辭典》:结义(結義)  拼音:jié yì
朋友间因意气相投而相约为兄弟姊妹。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小生在这本庄上,结义了两个朋友,哥哥是王安道,兄弟是杨孝先。」也作「结拜」。
《國語辭典》:负义(負義)  拼音:fù yì
违背道义。如:「忘恩负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若便恝然无关,视老夫为何等负义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