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23,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实叉难陀(别称 实义难陀、施乞叉难陀 学喜 )
王弘义(世称 白兔御史 )
薛怀义(别称 冯小宝 梁国公、鄂国公 )
孔元义
史德义(号 逸人 )
僧义福( 姜 号大智禅师、大师号 )
裴思义( 晋城县男 )
李重俊( 义兴郡王、卫王 节悯 )
翁义恪(字 敬玄 )
宜城公主( 义安郡主 )
李撝(名 成义 恒王、衡阳郡王 撝 )
贾正义
田义晊
尹正义
其它辞典(续上)
衡义整(字 义整 )实叉难陀(别称 实义难陀、施乞叉难陀 学喜 )
王弘义(世称 白兔御史 )
薛怀义(别称 冯小宝 梁国公、鄂国公 )
孔元义
史德义(号 逸人 )
僧义福( 姜 号大智禅师、大师号 )
裴思义( 晋城县男 )
李重俊( 义兴郡王、卫王 节悯 )
翁义恪(字 敬玄 )
宜城公主( 义安郡主 )
李撝(名 成义 恒王、衡阳郡王 撝 )
贾正义
田义晊
尹正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齐州全节人,字义整。初官右勋卫,改蒋王府兵曹参军。历夏州宁朔、瀛州清苑二县令,迁普州长史,累改西州都督府长史,官至伊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2—710 【介绍】: 唐僧。于阗人。善大小乘,旁通异学。武则天时征至京,译《文殊授记》等经。以母老归国。中宗景龙中再征至京,未遑翻译,遘疾而卒。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实义难陀。于阗国人。武后證圣元年至长安。住大遍空寺。四年归于阗。景龙二年重入中国。景云元年卒于大荐福寺。年五十九。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一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葱岭北于遁人也。善大小乘。旁通异学。 武后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发使于阗。访求梵本。并请译人。而叉与梵夹俱至。證圣元年乙未。诏南印土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译于东都大遍空寺。后沙门复礼法藏等。从佛授记寺。圣历二年。成八十卷。后躬制序文。以冠其首。久视间。出大乘入楞伽经。又出文殊授记经于京师清禅。及东都佛授记寺。前后总出经十九部。长安四年。上书祈归省母。诏御史霍嗣光送景龙二年中。宗诏至京。上亲迎于开远门外居大荐福寺。会疾卒。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也。春秋五十九。诏依外国葬礼。焚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其舌不俱烬。诏哥舒道元送归其国。而所焚之地。犹起塔。号华严三藏塔焉。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实叉难陀。一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葱岭北于阗人也。智度恢旷风格不群。善大小乘旁通异学。天后明扬佛日崇重大乘。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叉与经夹同臻帝阙。以證圣元年乙未。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本。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成八十卷。圣历二年功毕。至久视庚子驾幸颍川三阳宫诏叉译大乘入楞伽经。天后复制序焉。又于京师清禅寺及东都佛授记寺。译文殊授记等经。前后总出一十九部沙门波崙玄轨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法宝恒景等證义。太子中舍贾膺福监护。长安四年。叉以母氏衰老思归慰觐。表书再上方俞敕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阗。暨和帝龙兴有敕再徵。景龙二年达于京辇。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倾都缁侣备幡幢导引。仍饰青象令乘之入城。敕于大荐福寺安置。未遑翻译。遘疾弥留以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右胁累足而终。春秋五十九岁。有诏听依外国法葬。十一月十二日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焚之。薪尽火灭其舌犹存。十二月二十三日。门人悲智敕使哥舒道元。送其馀骸及斯灵舌还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茶毗之所起七层塔。土俗号为华严三藏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4 【介绍】: 唐冀州衡水人。历官左台侍御史。与来俊臣竞为惨刻。每移檄州县,所至震慑。武周延载初,俊臣贬,弘义亦流琼州。自矫诏追还,事觉,为侍御史胡元礼杖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5 【介绍】: 唐京兆鄠县人,本姓冯,名小宝。初为洛阳商人,伟岸有力,因千金公主得幸于武则天。则天度之为僧,又改其姓为薛,使与太平公主婿薛绍合族,命绍以季父事之。垂拱中怀义为白马寺主,又拆乾元殿造为明堂,充督作。堂成,拜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永昌中,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击突厥默啜,实不出京。旋加辅国大将军,进右卫大将军,改封鄂国公、柱国。怀义伪造《大云经》,陈符命讽则天代唐。后因恩宠渐衰,遂恨怒而焚明堂,则天乃密诏太平公主使人缚而缢杀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昆山人。隐居虎丘山,以琴书自适,或骑牛带瓢,出入廛野,号为逸人。高宗闻其名,召赴洛阳,寻称疾归。武周天授初,周兴荐之,复召赴都,擢朝散大夫。兴死,免官归,素誉顿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 【介绍】: 唐僧。潞州铜鞮人。俗姓姜。师事神秀。住蓝田化感寺二十余年,未尝出字外。后隶京城慈恩寺。玄宗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赉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卒谥号大智禅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俗姓姜。潞州铜鞮人。出家从神秀禅师。得心法。始居蓝田之广化寺。凡二十年。徒京师慈恩寺。道望日以隆重。开元十一年。驾幸东都。诏扈从。所过官吏士女。具华幡迎导。充塞道路。蒲虢二州尤甚。盖秀公出自黄梅。而化行关洛。虽为帝后王公所敬。礼然其所在。殊未尝提唱宗旨。以开发徒众。故福亦如之。一日升堂演说。若太尉房琯兵部侍郎张均礼部侍郎韦陟。群公咸在。因曰。日吴吾与汝辈诀别矣。既退而张窃语房。某以早岁饵金丹。深忌临丧。今大师如此。某不敢留。遂去。人莫知者。福徐与房曰。吾与张游有年矣。而宿业之来。其不可免如此。苟能小忍。以终吾会。则犹庶几。且就执房手曰勉之。必为中兴名臣。后张果陷贼。而房有翼戴功。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义福。姓姜氏。潞州铜鞮人也。幼慕空门黍累世务。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凡二十馀年未尝出房宇之外。后隶京师慈恩寺。道望高峙倾动物心。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赍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拜礼纷纷瞻望无厌。以二十年卒。有制谥号曰大智禅师葬于伊阙之北。送葬者数万人。中书侍郎严挺之躬行丧服。若弟子焉。又撰碑文。神秀禅门之杰。虽有禅行得帝王重之无以加者。而未尝聚徒开法也。洎乎普寂始于都城。传教二十馀载。人皆仰之。初福往东洛。召其徒戒其终期。兵部侍。郎张均太尉房琯礼部侍郎韦陟常所信重。是日皆预造焉。福乃升堂为门人演说。且曰。吾没日昃当为此决别耳。久之张谓房曰。某夙岁饵金丹未尝临丧。言讫张遂潜去。福忽谓房曰。与张公游有年矣。张公将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向来若终此法会足以免祸。惜哉。乃提房手曰。必为中兴名臣。其勉之。言讫而终。后张均陷贼庭也受其伪官。而房翼戴两朝毕立大节。皆终福之言矣。又释行思。姓刘氏。庐陵人也。濡润厥躬贞谅其性。出尘之后纳戒已还。破觚求圆斲雕为朴。厥志天然也。往韶阳见大鉴禅师。一言蔽断犹击蒙焉。既了本心。地祇迭告还复吉州阐化。四方禅客繁拥其堂。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入灭于本生地。敕。谥大师号。曰洪济。塔曰归真。其塔会昌中例从堙毁后法嗣者重崇树之。神僧传·卷第七
僧义福者。上党人也。梵行精修相好端洁。搢绅士庶翕然归依。尝从驾往东都。所历郡县人皆倾向。檀施巨万皆委之而去。忽一旦召其学徒。告以将终。兵部侍郎张均。中书侍郎严挺之。刑部侍郎房琯。礼部侍郎韦涉。常所礼谒。是日亦同相造焉。义福乃升座为门徒演法。乃曰。吾殁于是日当以决别耳。久之张谓房曰。某宿岁饵金丹。尔来未尝临丧。言讫张遂潜去。义福谓房曰。某与张公游有年数矣张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向来若终法会足以免难惜哉。乃携房之手曰。必为中兴名臣。公其勉之。言讫而终。及禄山之乱。张均陷贼庭授伪署。房琯翊赞两朝竟立大节真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武则天时,历侍御史、司封员外郎,迁司勋、左司、吏部三曹郎中。后累官至户、吏二部侍郎,河东郡太守,封晋城县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7 【介绍】: 唐中宗第三子。初封义兴郡王,又封卫王。神龙二年立为皇太子。性明果,然少法度。武三思图逆,重俊忿,率羽林军杀三思及党羽。因士兵倒戈,被杀。睿宗立,谥节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杭州盐官人,字敬玄。中宗神龙元年,为沂州刺史。释市丞叶贞冤狱,贞造七级浮图以报德。官至比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宗女。始封义安郡主。嫁裴巽。巽有嬖姝,公主恚,刖耳劓鼻,且断巽发。中宗怒,斥为县主。久之,复故封。神龙时,与长宁等七公主皆开府置官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 【介绍】: 唐宗室。睿宗第二子。本名成义。始封恒王,寻改封衡阳郡王。开元间累官司徒兼幽州刺史,改名撝,并历邓、虢、绛三州刺史。性弘裕。卒赠惠庄太子。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见李䔄。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瀛州河间人。累官度支郎中。中宗景龙三年,自宋州刺史授越州刺史,旋改相州刺史。玄宗开元初,为潭州都督,为政公平,民歌为“尹佛子”。官至司农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