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64
典故
24
词典
1187
分类词汇
34
佛典
396
其它
823
共2464,分165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义试
义手
义嗣
义条
义竹
义状
义租
懿义
燕义
阳义
挟义
布义
帝义
杜义
肆义
《國語辭典》:
义试(義試)
拼音:
yì shì
聚集士人予以测验,以判定优劣高下的私办考试。
分類:
私家
家集
生徒
命题
考试
《國語辭典》:
义手(義手)
拼音:
yì shǒu
用橡皮、木头或金属等制造,用来辅助肢体障碍的假手。
分類:
断手
假手
《漢語大詞典》:
义嗣(義嗣)
理所当然的继承者。
《
左传·襄公十四年
》
:“君,义嗣也。” 杜预 注:“ 诸樊 ,适子,故曰义嗣。”适,同“ 嫡 ”。
分類:
理所当然
继承
《韵府拾遗 萧韵》:
义条(义条)
唐书𨕖举志: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亡实才。
《漢語大詞典》:
义竹(義竹)
丛竹的美称。 五代
王仁裕
《
开元天宝遗事·义竹
》
:“帝( 唐玄宗 )游后苑,有竹丛密,笋不出外。帝顾诸王曰:‘父子兄弟相亲,当如此竹。’因谓义竹。”
《漢語大詞典》:
义状(義狀)
表示忠义的誓书。
《三国演义》
第二十回:“当於密室各立义状,各舍三族,以报 汉 君。”
分類:
忠义
《漢語大詞典》:
义租(義租)
封建时代向民间征收的额外租粮。
《
宋书·柳元景传
》
:“ 元景 方督义租,并上驴马,以为运粮之计。”
《
隋书·食货志
》
:“率人一牀,调绢一疋,绵八两,凡十斤绵中,折一斤作丝,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奴婢各准良人之半。牛调二尺,垦租一斗,义租五升。垦租送臺,义租纳郡,以备水旱。”
分類:
封建
民间
征收
额外
租粮
《漢語大詞典》:
懿义(懿義)
美好的情谊。
《文选·曹摅〈感旧诗〉》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吕向 注:“敦,重;懿,美也,言乡人重美义。”
分類:
美好
情谊
《骈字类编》:
燕义(燕义)
礼记燕义注郑云:名燕义者,以记君与臣燕饮之礼,上下相报之义也。
《骈字类编》:
阳义(阳义)
礼记祭统见阴义下。
《國語辭典》:
挟义(挾義)
拼音:
xié yì
依恃正义。《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不如立宗室,挟义诛伐,以此号令,谁敢不服?」
分類:
倚仗
持正
名义
《漢語大詞典》:
布义(布義)
犹行义。
《
逸周书·谥法
》
:“布义行纲曰景。” 汉
刘向
《
说苑·政理
》
:“ 魏文侯 使 西门豹 往治於 鄴 ,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明
宋濂
《燕书》
之二一:“以君伐臣是谓布义,以臣伐君是谓悖政。”
分類:
行义
《漢語大詞典》:
帝义(帝義)
指帝王的威仪尊严。 汉
贾谊
《
新书·匈奴
》
:“﹝ 匈奴 户口三十万﹞未及 汉 千石大县也,而敢岁言侵盗,屡欲亢礼,妨害帝义,甚非道也。”
分類:
帝王
威仪
尊严
《漢語大詞典》:
杜义(杜義)
亦称“ 杜学 ”。 指 晋 杜预 对
《
左传
》
的解释。
《
南史·陆澄传
》
:“今若弘儒, 郑 注不可废,并言
《左氏》
杜 学之长。”
《
南史·儒林传·崔灵恩
》
:“ 灵恩 先习
《
左传
》
服 解,不为 江 东所行,乃改説 杜 义。每文句常申 服 以难 杜 ,遂著
《左氏条义》
以明之。时助教 虞僧诞 又精 杜 学,因作
《申杜难服》
以答 灵恩 ,世并传焉。” 唐
孔颖达
《〈春秋正式〉序》
:“﹝ 刘炫 ﹞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 杜 氏之失凡一百五十餘条。习 杜 义而攻 杜 氏,犹蠹生於木而还食其木,非其理也。”
分類:
解释
《漢語大詞典》:
肆义(肆義)
见“ 肆议 ”。
《漢語大詞典》:
肆议(肆議)
亦作“ 肆义 ”。 谓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
慎子
》
逸文:“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三》
:“絶节高唱,非凡耳所悲;肆义芳讯,非庸听所善。” 李善 注:“ 孔安国
《尚书传》
曰:‘肆,陈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
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分類:
进言
提出
出意
意见
逸文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