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从义(1573年—?),字与权,号行素,山西省大同府大同县(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授大理寺右评事,升户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累官东昌府知府。天启元年,担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天启三年,担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后改山东右布政使。天启六年,升任河南左布政使。崇祯元年,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地。二年加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峻卿,长洲人。万历甲辰进士,除知福清县擢陜西道御史赠大理寺卿
维基
凌汉翀,字峻卿,号存义,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次年授福清县知县。为政公明严毅,不畏强御,人称“凌铁面”。尝改龙首桥,建瑞云塔,士民德之。擢陕西道御史,为中官邢洪辱于朝,给事中郭尚宾等劾之,帝释洪不问。又为废将凌应登所殴,洪复曲庇应登。万历四十四年二月,会勘凌汉翀、凌应登事,阁臣方从哲、刑部尚书李志等疏言汉翀赃私无据,然与应登互认一族,自取讦殴,宜责令解任回籍,以为交游不慎者之戒。应登挟诈多人,复于朝会之日手击御史,蹀血禁门,此其无君无法之大者,乞行法司究问如律。有旨:凌汉翀照不谨例冠带闲住,凌应登姑免死,发云南澜沧卫充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8—1645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启东,绍兴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自行人迁礼部主事历官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有蕺山诗集
维基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书院,后人称其为蕺山先生。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末哲学家、文学家、政治人物。“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以古奥难解著称。刘宗周为遗腹子,自幼随母养于外祖父章颖家。章颖颇有学问却屡试不第,徐阶、陶望龄、周应中等人均出其门下。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刘宗周中式丁酉科浙江乡试四十六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进士,不久因母丧,守孝三年。师从湖州德清学者许孚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封行人,为官刚正,敢于直谏,官太仆寺少卿,“必三四辞而后受事”。天启时,因得罪魏忠贤,削籍。明思宗继位,替杨涟、左光斗等平反,命宗周为顺天府(今北京)府尹。崇祯元年(1628年),刘宗周指出崇祯帝施政弊病,上疏言:“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崇祯帝以为他迂阔,但仍叹其忠。崇祯二年己巳之变起,京师被围,米价腾跃,刘宗周上疏请罢九门税,又修贾区以处贫民,为粥以养老疾,严行保甲之法,安定民心。刘宗周在任京尹期间,政令一新,力挫豪强。对太监无理请求都不答应,而被指责攻击,宗周治事如常,武清伯手下殴国子监学生,宗周捶之,枷武清门外,又持明法纪,周恤贫民,后谢病归,都人为之罢市。崇祯九年下旨起用,授工部左侍郎,又上疏曰:“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繁,进退天下士太轻。诸臣罪饰非,不肯尽职业,故有人而无人之用,有饷而无饷之用,有将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杀贼。流寇本朝廷赤子,抚之有道,则还为民”,屡次直言上疏,每受贬斥。崇祯十四年九月,吏部缺左侍郎,崇祯帝上朝时叹气说「刘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于是再次起用了他,后官至左都御史,常起常罢。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缢煤山,刘宗周徒步荷戈,诣杭州,责巡抚黄鸣骏发丧讨贼,又与故侍郎朱大典,故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募义旅,以备勤王。五月,福王朱由崧登极于南京,以宗周为左都御史。宗周自称草莽孤臣,屡次上书讨贼复仇,后因劾马士英、阮大铖,被黜归里。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多铎率清军攻陷杭州,刘宗周正在进餐,闻讯推食恸哭:“此余正命之时也”,决定绝食殉国。其门人王毓蓍率先投水自尽,他说:“吾讲学十五年,仅得此人。”有门生劝他:“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答道:“吾固知图事贤于捐生,顾余老矣,力不能胜。”遂绝食二十日,闰六月八日卒,享年六十八。另一门生祝渊,在刘宗周卒前两日,亦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咸宁人,字义甫。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迁左给事中。二十年,疏救李献可,谓献可请使皇长子出阁读书,事关宗社大计,乃天下臣民之公言。触帝怒,廷杖除名。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半岁中迁至南刑部右侍郎,未赴卒。
维基
孟养浩(?—1621年),字义甫,湖广武昌府咸宁县人,军籍,万历进士,官给事中,因疏救李献可去职。光宗即位,起为太常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侍郎。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湖广乡试第五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联捷进士。授行人。擢户科给事中,迁左给事中。神宗严谴李献可,养浩疏谏,神宗大怒,锦衣卫杖之百,削籍为民,永不叙用,内外交章劝阻方止。光宗立,起为太常寺少卿。半年内迁至南京刑部右侍郎。未上任卒。《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衢州西安人,字君义,号云林。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福建左布政使。有《骈字凭霄》、《玉芝堂谈荟》。
维基
徐应秋(?—1621年),字君义,号云林,浙江衢州府西安县人。徐可求次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壬子科浙江乡试二十六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当过同安、莆田等地两任知县,皆有惠政。任礼部仪制司郎时,为魏忠贤所衔,削夺归里。后复召为广东主考,再以军功升福建左布政。终因不遂权贵要挟而遭谗罢官。他爱好书籍,是著名的藏书家。归家后,延请乡中时彦结社于足园,著书立说。

人物简介

维基
金德义,字行之,号六平,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官婺源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行义(1576年—?年),字天达,号伊人,福建漳州府漳浦县民籍,同安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福建乡试七十六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二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广东廉州府合浦县知县,四十年广东分考,四十四年行取留部,四十六年暂拟刑部主事,等候考选。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御史周维持弹劾他与同官王任杰大开贿门,赃私狼籍,被革职听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安阳人,字钦义。万历十九年举人。由教职升唐山及乐平知县,居官廉洁。后升东昌府同知。天启时,魏忠贤柄政,各地纷纷为之建生祠,存义不为所动,人称“强项吏”。
丘可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可孙,号义轩,直隶淮安府淮安卫军籍山阳县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官行人司行人。
沈立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沈立义,湖广安庆府太湖县匠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四十五年授浙江乐清县知县,擢户部主事,改工部,授桂王府右长史,除长沙府知府,卒官。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普义,字了乘。姓胡氏,古陆人也。髫年祝发,顺时进具,勤习三学,博览群经。壮岁游方,饭众庐山,见真面目,如识本来。浮江东下,循海而南,瞻礼补陀,还至金陵。请求藏典,跋涉山川,护经回寺。万历丙辰,创建弥陀院,劬劳三载,上下堂寮,左右楼阁,莫不轮奂双美,金碧交辉。复铸三大士金身,刻彩十六佛龛,增置田畴,裕蓄香积。夷陵徵士雷思沛为之碑文,玉泉无迹禅师著有《弥陀院记》,并垂久远,足示来兹。义虽传临济,而夕梵晨钟,数豆念佛,清心自课。邑侯张公题所居曰“庄严净土”。盖知其回向證愿,已具极乐玄猷,所诣既成,蝉脱而去。其芳模硕德,备载《县志》。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建烈,字义清,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成进士,授叶县知县,擢江西道御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秋,魏忠贤用事,同年周顺昌、周宗建、缪昌期接连上疏弹劾阉党,建烈亦随诸公后,抗疏击之,旋以父丧归。未几,服阕,出为山东天津道参议。魏珰怒未已,先后罗织诸直臣,中以危法,次且及建烈。会崇祯御极,事方已,召补山东道御史,升大理丞,寻升太常少卿,历左右通政,升太仆寺卿、通政司通政使。闯军入山西,与平阳知县张麓二人首降,授户政府尚书。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子方,号晚沙。朝鲜延安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益阳人,字湘中。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时擢南京国子祭酒,因阻诸生建魏忠贤祠,阉党列其姓名于东林籍中。思宗即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遂讲求武事,推演阵图以献。旋以忤温体仁革职闲住,家居十年卒,谥文介。
维基
罗喻义,字湘中,又字禹钟,号化城,又号萸江,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长沙府益阳县(今湖南省益阳市)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因病归乡。天启初年,返回朝廷,历任谕德,负责经筵讲席。天启六年(1626年),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想替魏忠贤建造祠堂,罗喻义惩罚倡议者,平息了此事。魏忠贤的党羽收集东林党人的籍贯,湖广有二十多人,以罗喻义为首。崇祯皇帝继位,召见并委任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负责詹事府。不久充当日讲官,教导庶吉士。之后他与温体仁有冲突,陷入党争,后归乡闲居。在家十余年后去世。谥号“文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维基
凌义渠(1593年—1644年4月26日),字骏甫,号茗柯,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明代官员,官至大理寺卿。工于诗。李自成兵陷北京城,因而自缢殉国。弘光朝,赠刑部尚书,谥忠清。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织里镇。长大后少负令闻,与同乡里的温璜被时任县令马思理赏识。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进士。崇祯三年(1630年),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凌义渠居谏垣九年,建白多。崇祯十六年(1643年),入朝为大理寺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朝廷召对,凌义渠赴长安门,闭门守卫。后传来城陷消息,待凌义渠还朝,十九日崇祯皇帝已驾崩,于是扶墙哀号,以头触柱,血流满面。门生劝其保重,他厉声阴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二十日破晓,先生穿紫衣拜阙,作遗书辞别父母,后悬梁自尽。年五十二岁。南明赠刑部尚书,谥忠清。清廷又赐谥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