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64
典故
24
词典
1187
分类词汇
34
佛典
396
其它
823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新义
主义
气义
音义
举义
义分
义正
倡义
义路
蹈义
义事
崇义
解义
辞义
失义
《漢語大詞典》:
新义(新義)
新的意义;新的思想。对旧义而言。
《
晋书·王接传
》
:“ 接 乃更注
《公羊春秋》
,多有新义。”
《
宋史·王安石传
》
:“初, 安石 训释
《
诗
》
《
书
》
《
周礼
》
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
蒋智由
《卢骚》
诗:“
《民约》
倡新义,君威扫旧骄。”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
:“从 张总工程师 和 韦珍 身上显示出:给他们战斗力量的是党,帮助老一代人启示人生新义的是党,帮助新一代人成长壮大的还是党。”
分類:
新义
意义
思想
《國語辭典》:
主义(主義)
拼音:
zhǔ yì
对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张,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形态,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学说。如资本主义、写实主义。
分類:
主义
谨守
思想
解释
主旨
释词
系统
仁义
作风
词义
社会制度
主张
主体
理论
论学
学说
政治
治经
经济
思想体系
体系
《漢語大詞典》:
气义(氣義)
(1).气节,道义。 唐
范摅
《
云溪友议
》
卷九:“覩斯人神情復异,而气义备焉。”
《
新五代史·杂传十·高行周
》
:“ 燕 俗重气义, 思继 等闻 晋 兵为 匡威 报仇,乃欣然从之,为 晋 兵前锋。”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六:“﹝ 师安石 ﹞轻财尚气义,闻於朋友。”
(2).义气,情谊。
《
儿女英雄传
》
第九回:“若论他同我的气义,莫讲三万金,便是三十万金他也甘心情愿,我也用得他的。”
分類:
气节
义气
情谊
道义
《國語辭典》:
音义(音義)
拼音:
yīn yì
1.文字的读音及意义。《康熙字典。凡例》:「今于音义相同之字,止云:『注见某字』,不载音义。」
2.注释典籍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式。如《屈宋古音义》、《一切经音义》等。
分類:
音义
文字
文章
六朝
读音
涵义
音和
意义
注释
古书
书字
字音
音字
字义
著作
《國語辭典》:
举义(舉義)
拼音:
jǔ yì
为正义而起兵反抗。如:「秦朝末年,六国遗民陈胜、吴广等纷纷举义以抗秦复国。」
分類:
举义
起义
《國語辭典》:
义分(義分)
拼音:
yì fèn
情分、亲情。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待奉著俺先人的教训,怎敢道别了家尊的义分。」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我越送越关亲,好割不断弟兄的义分。」也作「分义」。
分類:
道义
情分
《漢語大詞典》:
义正(義正)
(1).同“ 义政 ”。正,通“ 政 ”。
《
墨子·天志下
》
:“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2).犹正义、道义。 晋
葛洪
《
抱朴子·行品
》
:“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分類:
义正
道义
《國語辭典》:
倡义(倡義)
拼音:
chàng yì
首倡义举或起义。《新唐书。卷八七。萧铣传》:「德基倡义竭诚,柳生擅杀之,不诛,无以为政。」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九。谈献六之五。浙江人物》:「宸濠之变,孙忠烈首输忠死节,王文成首倡义勘乱。」
分類:
首倡
大义
宣扬
举兵
起义
《漢語大詞典》:
义路(義路)
正道。
《
后汉书·李固传
》
:“夫义路闭则利门开,利门开则义路闭也。” 唐
黄滔
《与韦舍人启》
:“伏惟舍人义路无疆,词源絶岸,设铸 颜 之鑪冶,恢荐 禰 之牋函。”
分類:
正道
《國語辭典》:
蹈义(蹈義)
拼音:
dào yì
就正道而死。三国魏。
曹植
辅臣论
:「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
分類:
遵循
仁义
《漢語大詞典》:
义事(義事)
正义或公益之事。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七:“天下义事,岂可让公一个做尽了?我也出二十万钱为助。” 清
刘大櫆
《乡饮宾方君墓志铭》
:“而里党有义事,则乐从其后。”
谓度事之宜而行之。
《
左传·襄公三十年
》
:“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 王引之
《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
》
:“义,读为仪。仪,度也。言妇当度事而行,不必待人也。”
分類:
义事
公益
《骈字类编》:
崇义(崇义)
陈子昂感遇诗见上。
《漢語大詞典》:
解义(解義)
解释词义或文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
:“况他国之所谓字,拼母得音,即音成句,有专指而无兼义,求音诚捷矣,而解义殊繁。”
分類:
解释
释词
词义
文义
《國語辭典》:
辞义(辭義)
拼音:
cí yì
文辞的意义。如:「这篇课文的辞义艰深,讲解起来较为费力。」
分類:
偏指
辞采
辞章
和文
文义
文章
《国语辞典》:
失义(失义)
拼音:
shī yì
偏离正确的意义。《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分类:
偏离
正确
意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