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以下之人
下等人;奴婢
《国语辞典》:市井之人  拼音:shì jǐng zhī rén
城市中一般流俗之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国语辞典》:非常之人  拼音:fēi cháng zhī rén
不寻常的人。通常指伟大的人。《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国语辞典》:方外之人  拼音:fāng wài zhī rén
称僧道等出家人。《镜花缘》第五六回:「侄女出家多年,乃方外之人,岂可擅离此庵,尚求伯母原谅。」也作「方外之士」、「方外人」。
《国语辞典》:上天不生无禄之人(上天不生无禄之人)  拼音:shàng tiān bù shēng wú lù zhī rén
(谚语)比喻人生于世,总有生存下去的办法。《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照你这么说,咱们俩岂不饿死了么?究竟上天不生无禄的人,等慢慢再打算就是了。」
《国语辞典》:天不生无禄之人(天不生无禄之人)  拼音:tiān bù shēng wú lù zhī rén
(谚语)比喻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有办法活下去。常与「地不长无根之草」并用。《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长无根之草,难道你这般汉子,世间就没个慷慨仗义的人周济你的?」也作「天不生无路之人」。
《国语辞典》:异类之人(异类之人)  拼音:yì lèi zhī rén
行同禽兽的人。清。张尔岐〈辨志〉:「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
分类:禽兽辨志
《国语辞典》:饮食之人(饮食之人)  拼音:yǐn shí zhī rén
只顾口腹之欲而不知进德修业的人。《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国语辞典》:百世之人  拼音:bǎi shì zhī rén
比喻风范永存的人物。明。张尔岐〈辨志〉:「言为世法,动为世表,存则仪其人,没则传其书,流风馀泽,久而弥新者,百世之人也。」
《国语辞典》:不具之人  拼音:bù jù zhī rén
泯灭人性的人。明。张尔岐〈辨志〉:「至其最劣者,则为不具之人,异类之人焉。」
《国语辞典》:并介之人  拼音:bìng jiè zhī rén
兼善耿直的人。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国语辞典》:斗筲之人  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比喻器量狭小,才疏学浅的人。亦用以自谦才识疏浅。《论语。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后汉书。卷四三。何敞传》:「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也作「斗筲小器」、「斗筲之辈」、「斗筲之徒」、「斗筲之器」、「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高级汉语词典》:梗令之人
梗直的人
《國語辭典》:额外之人(額外之人)  拼音:é wài zhī rén
非凡的人。《水浒传》第一回:「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
《高级汉语词典》:平等之人
平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