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之流
乐之
朝之
何之
爱之
之国
和之
藏之
过之
养之
勉之
待之
之封
大之
县之
《漢語大詞典》:之流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例如: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骈字类编》:乐之(乐之)
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于韩诗外传:子夏读诗已毕,夫子问曰:尔亦可言 诗矣。子夏对曰:诗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不敢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发愤忘食矣。
分类:乐之
《韵府拾遗 支韵》:朝之
左传: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
分类:朝之
《国语辞典》:何之  拼音:hé zhī
往那里去。《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五》:「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分类:那里
《骈字类编》:爱之(爱之)
宋 黄庭坚 题竹石牧牛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分类:爱之
《漢語大詞典》:之国(之國)
前往封地。史记·孝景本纪:“ 广川 、 长沙王 皆之国。” 司马贞 索隐:“遣就国也。”后汉书·第五伦传:“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五章:“如今 潞王 是第二代,他的父亲是 万历 皇帝的同母弟,在之国之前,住在 北京 的 潞王邸 。”
《骈字类编》:和之
礼记: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喜则天下和之。 周礼:弓人,六材既具,巧者和之。
分类:和之
《韵府拾遗 支韵》:藏之
左传: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
分类:藏之
《国语辞典》:过之(过之)  拼音:guò zhī
太多、超过。如:「过之与不及皆非中庸之道。」
《骈字类编》:养之(养之)
礼记: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 老子: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
昌其身耶。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诗志一气自随,养之塞天地。
分类:养之
《韵府拾遗 支韵》:勉之
陆贽鸿渐赋:蒙亦有望于斯渐,敢不肃然而勉之。
《韵府拾遗 支韵》:待之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
分类:待之
《韵府拾遗 冬韵》:之封
见上。
分类:之封
《骈字类编》:大之
公羊传:其言于济西何?大之也。
分类:大之
《韵府拾遗 支韵》:县之(县之)
后汉书徐稚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樨不绝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分类: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