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虹电之祥
鸿鹄之志
鸿渐之仪
鸿渐之翼
恨之入骨
罕识之兽
汉署之香
寒泉之思
韩棱之剑
夯铁之夫
翰墨之祖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害群之马
海上之盟
《分类字锦》:虹电之祥(虹电之祥)
苏轼赐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修彼龙天之供,庆兹虹电之祥。
分类:毓圣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鸿渐之仪(鴻漸之儀)
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渐之仪”为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明 张居正 《答南列卿陈我度书》:“幸惟俯谅,天衢广阔,鸿渐之仪,岂有量哉。” 明 张居正 《答廉宪王凤洲书》:“惟公以鸿渐之仪,困於燕雀。”
《漢語大詞典》:鸿渐之翼(鴻漸之翼)
鸿鹄凭借羽翼而高飞远行,因以“鸿渐之翼”比喻大才;高才。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公孙弘 、 卜式 、 儿宽 皆以鸿渐之翼困於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渐,进也,鸿一举而进千里者,羽翼之材也。 弘 等皆以大材初为俗所薄,若燕爵不知鸿志也。” 明 张居正 《答保定巡抚孙立亭书》:“公以鸿渐之翼,困於燕雀,兹膺特简,允愜舆情。”
《國語辭典》:恨之入骨  拼音:hèn zhī rù gǔ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雠。」也作「恨之切骨」。
《韵府拾遗 宥韵》:罕识之兽(罕识之兽)
五代史前蜀世家论:麟,罕识之兽也。
《漢語大詞典》:汉署之香(漢署之香)
指鸡舌香。 汉 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气味芬芳,故名。《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当下 韩夫人 解佩出 湘妃 之玉,开唇露 汉 署之香。”《金瓶梅词话》第九七回:“两个在花亭上,解珮露 相如 之玉,朱唇点 汉 署之香。”
《國語辭典》:寒泉之思  拼音:hán quán zhī sī
语本《诗经。北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比喻感怀母恩的深切思念。《三国志。卷三四。蜀书。二主妃子传。先主甘后传》:「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
《漢語大詞典》:韩棱之剑(韓棱之劒)
后汉书·韩棱传:“﹝ 韩棱 ﹞五迁为尚书令,与僕射 郅寿 、尚书 陈宠 ,同时俱以才能称。 肃宗 尝赐诸尚书劒,唯此三人特以宝劒,自手署其名曰:‘ 韩棱 楚 龙渊, 郅寿 蜀 汉文, 陈宠 济南 椎成。’时论者为之説:以 棱渊 深有谋,故得龙渊”。 李贤 注引《晋太康记》:“ 汝南 西平县 有 龙泉水 ,可淬刀劒,特坚利。”后因以“韩棱之劒”指龙泉宝剑,用为谋略深远,委以重任之典故。 南朝 梁元帝 《中书令庾肩吾墓志铭》:“任同北斗,锡 韩棱 之劒,朝上南宫,识 郑崇 之履。”
《國語辭典》:夯铁之夫(夯鐵之夫)  拼音:hāng tiě zhī fū
粗暴鲁莽的武夫。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量他一夯铁之夫,何足道哉!」也作「著铁之夫」。
分類:粗鲁武夫
《分类字锦》:翰墨之祖
宣和书谱:裴素,失其先系,善草书,其笔意盖规模王氏羲、献父子之学。观其空鲙一帖,可谓用意。然力不甚劲,而姿媚有馀,顾未得古人落笔之妙,与亚栖辈可以季孟其间也。且羲、献以字画之妙出东晋,旷然为千古翰墨之祖。后之学者,未论升堂入室,而稍窥其藩篱,已足以名世。况素之字学,殆已逼人,是宜在所录也。
分类:
《國語辭典》:汗马之功(汗馬之功)  拼音:hàn mǎ zhī gōng
比喻战功或工作的成绩与辛劳。参见「汗马之劳」条。《元史。卷一七七。陈颢传》:「臣无汗马之功,又乏经济之略,一旦置之政涂,徒速臣咎。」
分類:战功
《國語辭典》:汗马(汗馬)  拼音:hàn mǎ
1.汗血马的简称。参见「汗血马」条。
2.作战时,奔驰而大量出汗的战马。《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文选。徐勉。古意詶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鲜车骛华毂,汗马跃银鞍。」常用以比喻战功。如:「汗马功劳」。
《國語辭典》:汗马之劳(汗馬之勞)  拼音:hàn mǎ zhī láo
本指做战时,战马奔驰而大量出汗。语出《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后比喻战功或工作的成绩与辛劳。《史记。卷三九。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也作「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汗马之功」、「汗马之绩」。
《國語辭典》:害群之马(害群之馬)  拼音:hài qún zhī mǎ
比喻危害大众的人。参见「害马」条。如:「害群之马必须革除,团体才能进步。」
《漢語大詞典》:海上之盟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