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7 158 159 160 下一页
片言折之
平土之司
破竹之势
破桐之叶
匍匐之救
瓶罍之耻
平庸之辈
凭几之诏
炮土之鼓
皮肤之见
皮肉之苦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匹夫之谅
词典(续上)
辟阳之宠片言折之
平土之司
破竹之势
破桐之叶
匍匐之救
瓶罍之耻
平庸之辈
凭几之诏
炮土之鼓
皮肤之见
皮肉之苦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匹夫之谅
《漢語大詞典》:辟阳之宠(辟陽之寵)
汉 辟阳侯 审食其 为 吕后 所爱幸,后因以“辟阳之宠”指大臣为后妃所宠幸。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诛 苻生 及 法 ,皆 威 与太后潜决大谋,遂有 辟阳 之宠。”《旧唐书·张行成传》:“ 则天 临朝, 通天 二年, 太平公主 荐 易之 弟 昌宗 入侍禁中……由是兄弟俱侍宫中,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俱承 辟阳 之宠。”参见“ 辟阳侯 ”。
分類:吕后
《高级汉语词典》:片言折之
用三言两语去说服他
《國語辭典》:破竹之势(破竹之勢) 拼音:pò zhú zhī shì
形势如同劈开竹子一般,劈开上端则底下也随著分开。语本《晋书。卷三四。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比喻作战或工作顺利,毫无阻碍。《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纪》:「今往攻之,彼必来援,严军以待,击之必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乘胜长驱,如破竹之势,怎可中辍?」也作「势如破竹」、「势如劈竹」。
《漢語大詞典》:瓶罍之耻
1.见"瓶竭罍耻"。
《漢語大詞典》:凭几之诏(憑几之詔)
皇帝临终遗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宗伯执持》:“方奉凭几之詔,遽卒,士论惜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 孝宗 凭几之詔,仅命三辅臣受遗,而不及 刘 戴 二公,则内外亲疏之别也。”参见“ 凭几 ”。
《漢語大詞典》:凭几(憑几)
(1).《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后以“凭几”指帝后临终付托。 宋 苏轼 《答许状元启》:“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凭几,尚不忘於选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亲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
(2).凭靠几案。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
靠在几上。 宋 朱熹 《答陈才卿书》:“ 熹 今年足疾为害甚於常年,气全满,凭几不得,缘此礼书不得整顿。” 宋 毛幵 《满江红·怀家山作》词:“但等閒、凭几看南山,云相逐。”
(2).凭靠几案。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凭几其杖,顾盼指使,则徒隶之人至。”
靠在几上。 宋 朱熹 《答陈才卿书》:“ 熹 今年足疾为害甚於常年,气全满,凭几不得,缘此礼书不得整顿。” 宋 毛幵 《满江红·怀家山作》词:“但等閒、凭几看南山,云相逐。”
《漢語大詞典》:炮土之鼓
瓦制的鼓。《周礼·秋官·壶琢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 郑玄 注:“炮土之鼓,瓦鼓也。”
《高级汉语词典》:皮肉之苦 拼音:pí ròu zhī kǔ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漢語大詞典》:匹夫之谅(匹夫之諒)
同“ 匹夫小谅 ”。 宋 朱熹 《答董叔重》:“ 箕子 岂固欲自经於沟瀆,而为匹夫之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