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如冰之将释
如之奈何
荣除之庆
日月之术
柔良之选
润笔之绢
塞翁之马
三败之辱
燃眉之急
燃萁之敏
群阴之宗
群音之长
染丝之变
冉耕之疾
群物之祖
《高级汉语词典》:如冰之将释
就像冰将消融那样
《國語辭典》:如之奈何  拼音:rú zhī nài hé
怎么办、如何是好。《水浒传》第四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但你已许人,我已聘妇,没甚计策挽回,如之奈何?」
分類:怎么办
《高级汉语词典》:荣除之庆
封官授爵的喜庆
《分类字锦》:日月之术(日月之术)
后汉书·律历志》: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谓之合朔。舒先速后,近一远三谓之弦。相与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以速及舒,光尽体伏谓之晦。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日月之术。
分类:历法
《分类字锦》:柔良之选(柔良之选)
赵彦端《贺册皇后表》:丕惟辅佐之求,宜遴柔良之选。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润笔之绢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漢語大詞典》:塞翁之马(塞翁之馬)
塞马。《廿载繁华梦》序一:“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 庄子 之龟未卜。” 郁达夫 《东梓关》:“世事看来,原是塞翁之马。”
《漢語大詞典》:三败之辱(三敗之辱)
曹沫 为 鲁 将,与 齐 战,三战三败。 鲁庄公 惧,乃献 遂邑 之地以和。 齐桓公 许与 鲁 会于 柯 ,将盟, 曹沫 执匕首劫 桓公 于坛上, 桓公 乃许尽还所侵之地。见战国策·齐策六史记·齐太公世家。后因以此事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 汉 李陵 《答苏武书》:“昔 范蠡 不殉 会稽 之耻, 曹沫 不死三败之辱,卒復 勾践 之讎,报 鲁国 之羞。”
《國語辭典》:燃眉之急  拼音:rán méi zhī jí
像火烧眉毛般紧迫。形容事态严重,情况危急。《英烈传》第五三回:「此时正是燃眉之急,岂不用他?」《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师父知道,我是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难怪我。」也作「烧眉之急」。
分類:紧迫异常
《漢語大詞典》:燃萁之敏
相传 三国 魏 曹植 在其兄 曹丕 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后因以“燃萁之敏”喻文思敏捷。 宋 宁参 《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参见“ 煮豆燃萁 ”。
《國語辭典》:煮豆燃萁  拼音:zhǔ dòu rán qí
萁,大豆的茎。三国魏文帝曹丕妒嫉其弟曹植的才能而欲加害,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曹植便作〈七步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迫,骨肉相残。《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煮豆燃萁,比兄残弟。」也作「燃萁煮豆」。
《分类字锦》:群阴之宗(群阴之宗)
皇甫谧《年历月》:群阴之宗。
《分类字锦》:群音之长(群音之长)
《五经要义》:鼓所以检乐,为群音之长。
《國語辭典》:染丝之变(染絲之變)  拼音:rǎn sī zhī biàn
墨翟见丝会随染料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因而感叹人亦如丝一般,易受周遭环境的薰染而变化。见《墨子。所染》。后以染丝之变比喻事物受到外界的影响,都会有所改变。《晋书。卷八三。袁瑰传》:「染丝之变,墨翟致怀;歧路之感,杨朱兴叹。况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
分類:环境影响
《漢語大詞典》:冉耕之疾
冉耕 , 孔子 弟子,字 伯牛 。《论语·雍也》:“ 伯牛 有疾, 子 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刑昺 疏:“ 孔子 痛惜弟子 冉耕 有德行而遇恶疾也。”后作为贤者患恶疾之典。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卢照邻 字 昇之 , 范阳 人……不幸有 冉耕 之疾,著《幽忧子》以释愤焉。”
《分类字锦》:群物之祖(群物之祖)
董仲舒文:天群物之祖。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