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衽席之嫌
人皆下之
人之把梓
人之北辰
人之常情
人情之常
伤弓之鸟
山谷之士
山河之状
少年之家
蛇雀之报
上党之国
商奄之变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三钱之府
《漢語大詞典》:衽席之嫌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参见“ 衽席无辩 ”。
《漢語大詞典》:衽席无辩(衽席無辯)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
《高级汉语词典》:人皆下之
人家都瞧不起他
《分类字锦》:人之把梓
唐书·韦述传》:述与弟逌对为学士,与弟迪并礼官,搢绅高之。时赵冬曦兄弟亦有名,张说尝曰:“韦、赵兄弟,人之把梓。”
分类:兄弟
《分类字锦》:人之北辰
赵岐《孟子尽心章句注》:尽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舍者,北辰也。《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心者,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心题篇。
分类:
《國語辭典》:人之常情  拼音:rén zhī cháng qíng
一般情况下人的感情表现。南朝梁。江淹 杂体诗序:「又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恒蔽。」《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既得陇,复望蜀,人之常情,既尝著滋味,如何还好罢得?」也作「人情之常」。
《國語辭典》:人情之常  拼音:rén qíng zhī cháng
一般情况下人的感情表现。宋。司马光 应诏论体要:「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人情之常,自古而然,不足怪也。」明。李贽〈与弱侯书〉:「夫当乐时,众人方以为乐,而至人独以为忧,……此非反人情之常也。」也作「人之常情」。
《國語辭典》:伤弓之鸟(傷弓之鳥)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比喻受打击或惊吓后,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参见「惊弓之鸟」条。《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著头只顾走。」
分類:受过祸患
《漢語大詞典》:山谷之士
指隐士。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隐处山谷之士。”
分類:隐士
《分类字锦》:山河之状(山河之状)
杨炎《云麾将军李楷洛神道碑》:威严生介胄之容,魁岸本山河之状。
分类:长大
《漢語大詞典》:少年之家
与少年宫性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机构。参见“ 少年宫 ”。
《漢語大詞典》:少年宫
在学校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开展文化、科技、体育、文娱等活动的机构。 柯岩 《红领巾的歌·最美丽的画册》:“这儿是我们亲爱的少年宫,灯火把大雨照得雾似的迷蒙。” 袁鹰 《远方之歌·团结起来斗两霸》:“六一儿童节,景色美如画,我们相聚在少年宫,欢乐的歌声映朝霞。”
《漢語大詞典》:蛇雀之报(蛇雀之報)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杨宝 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 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 李贤 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漢語大詞典》:上党之国(上黨之國)
指中原诸国。国语·越语上:“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韦昭 注:“党,所也,上所之国,谓中国。”
分類:中原
《漢語大詞典》:商奄之变(商奄之變)
指 商纣 之子 武庚 在 周武王 死后,联合 奄 、 徐 、 薄姑 等东方诸部落举行的大规模武装叛乱。 章炳麟 《秦政记》:“ 武王 既殁, 成王 幼弱,犹有 商 奄 之变。”
《漢語大詞典》:上之所好,下必从之(上之所好,下必從之)
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北史·李彪传:“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 越王 好勇而士多轻死, 楚王 好瘠而国有飢人。”
《漢語大詞典》:三钱之府(三錢之府)
古代钱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 楚 贵人惊告 朱公 长男曰:‘王且赦。’” 裴骃 集解引 贾逵 曰:“ 虞 夏 商 周 金币三等,或赤,或白,或黄。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 宋 孔平仲 《苏子由寄题小庵诗用元韵和》:“宦身粗应三钱府,吏隐聊开一草庵。”
分類:裴骃贾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