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88,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九白之贡
九榖之报
究而言之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万象之力
拒之门外
拒人于千里之外
聚麀之诮
举手之劳
昆灵之池
阃外之寄
孔孟之道
硁硁之节
硁硁之态
空国之侯
《漢語大詞典》:九白之贡(九白之貢)
清 代 外蒙古 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 喀尔喀 ﹞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 土谢图汗 ,东曰 车臣汗 ,西曰 扎萨克图汗 …… 崇德 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分类字锦》:九榖之报(九榖之报)
文献通考元宗开元二十三年亲祀先农礼毕降至耕位侍中执耒太仆执辔上谓左右曰帝藉之礼古则三推朕今九推庶九榖之报也遂进耕五十馀步尽垄乃止
分类:藉田
《漢語大詞典》:究而言之
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士人尺牘中称人之母曰‘寿堂’。盖不知忌讳。案 陆士衡 挽歌云:‘寿堂延魑魅。’注曰:寿堂,祭祀处……又指丘塜为寿堂。究而言之称人之母者岂不背理伤义乎?”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但究而言之,远胜于罗马字拼法无疑。”
《國語辭典》:九牛二虎之力  拼音: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九牛语本《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二虎指春秋鲁国的大力士管庄子刺二虎的故事,典出《战国策。秦策二》。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后来又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个戒烟会保住,依旧做他的买卖。」
分類:极大力量
《漢語大詞典》:九牛万象之力(九牛萬象之力)
比喻极大的力量。《大马扁》第十五回:“那 康有为 就得 宫崎寅藏 九牛万象之力,救往 日本 去。”
分類:极大力量
《高级汉语词典》:拒之门外  拼音:jù zhī mén wài
关门不让 进,比喻排斥…参加或排除在考虑之外
《國語辭典》:拒人于千里之外(拒人於千里之外)  拼音: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语本《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指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挡住。比喻态度高傲,毫无商量转圜的馀地。《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刘厚守因预先听了黄胖姑先入之言,词色之间,也就和平了许多,不像前天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高级汉语词典》:聚麀之诮
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
《国语辞典》:举手之劳(举手之劳)  拼音:jǔ shǒu zhī láo
比喻极容易做到。如:「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必言谢呢?」
分类:容易做到
《漢語大詞典》:昆灵之池(昆靈之池)
即 昆明池 。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汉武帝 思怀往者 李夫人 ,不可復得,时始穿 昆灵 之池,泛翔禽之舟。”
分類:昆明池
《高级汉语词典》:阃外之寄
战地指挥调度
《國語辭典》:孔孟之道  拼音:kǒng mèng zhī dào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中国思想主流。《三国演义》第六○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清。朱彝尊〈邹县重修亚圣孟子庙碑〉:「谕赵晋曰:『孔孟之道,卿幼学壮履。』」
《高级汉语词典》:硁硁之节
浅见固执的节操
《高级汉语词典》:硁硁之态
浅见固执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空国之侯(空國之侯)
箜篌的别称。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箜篌:“箜篌乃 郑 卫 之音权舆也。以其亡国之音,故号‘空国之侯’,亦曰‘坎侯’。”参见“ 空侯 ”。
分類:箜篌
《漢語大詞典》:空侯
古乐器名。即箜篌。史记·封禅书:“祷祠 太一 后土 ,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宋书·乐志一:“空侯,初名坎侯。 汉武帝 赛灭 南越 ,祠 太一 后土 用乐,令乐人 侯暉 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者,因工人姓尔。后言空,音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