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6  257  258  25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孔延之(长源 )
崔公孺(象之 )
王崇(极之 )
范微之
赵及(希之 )
陈维德(微之 )
崇大年(静之 吴门十老 康靖先生 )
张惟吉(祐之、佑之 忠安 )
王益柔(胜之 )
石牧之(圣咨 江东三贤宰 )
张和之
沈士龙(景之 )
章隐之
张揆(贯之 )
王凯(胜之 壮恪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4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长源。孔子后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新建、新昌,擢知封州,为广南西路相度宽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有善政。神宗熙宁中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卒。平生与周敦颐、曾巩友善。编有《会稽掇英总集》,以精博称。
全宋诗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孔子四十七代孙。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同治《临江府志》卷一二)。授钦州军事推官,历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县,擢知封州,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以司封郎中知越州,移知泉州、宣州。七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又有《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事见《元丰类稿》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军新淦县(今江西新淦)人,孔子四十六世孙,文仲、武仲父。庆历二年进士,授钦州军事推官,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二县。擢知封州,迁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改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即本路为转运使。知越州,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熙宁七年,暴疾卒于京师。年六十一。纂《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有文集二十卷。见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元丰类稿》卷四二),《宋史翼》卷一。
崔公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1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象之。崔立子。始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耻在荫籍,欲自取进士第,不利。历监许州商税,知阳翟县事,累迁至尚书比部员外郎。性亮直,好面折人。仁宗庆历中,诣阙上书论十事。姐夫韩琦执政,用监司有非其人者。公孺进谓蛇虎不可置之通衢,使为人害。琦谢之。朝廷名士多屈意交公孺,凭以进取。
王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崇,字极之(《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三),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庆历中进士(清嘉庆《眉州属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范微之,仁宗庆历时为著作佐郎(《湖北通志》卷一○○),后为秘书丞(《文恭集》卷一五《范微之蔡准并可秘书丞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偃师人,字希之。第进士。为慈州军事推官,累迁殿中侍御史、权宗正丞,弹劾无所避。历知怀州、徐州,还迁京东转运按察使。权判吏部流内铨,奏论吏部阙员即榜,以堵铨吏匿员阙以谋利之弊。历知卫州、汝州、河中府,累迁右谏议大夫,官终知徐州。
全宋文·卷五九一
赵及(?——一○五三),字希之,偃师(今河南偃师)人。举进士,为慈州军事推官,历知魏县,通判青州、大名府。累迁殿中侍御史。复知怀州、徐州,还为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按察使。擢兼御史知杂,判流内铨、迁户部副使、盐铁副使,知卫、汝州、河中府。除天章阁待制,迁右谏议大夫。皇祐五年卒。见《宋史》卷三○四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
陈维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微之。陈靖孙。初任长乐县尉,审狱明察。仁宗庆历间举能吏治广南,除知雷州,以公田岁入还官,罢采珠户,为政清廉。徙知连州,累迁虞部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静之。仁宗庆历中进士。历知青田县,民贫无以纳和买,悉令候冬熟纳足。徙知浦城县,以疾乞归故里。与程师孟等吟咏宴游,号吴门十老。卒年八十二。私谥康靖先生。
全宋诗
崇大年(一○一五~一○九六)(此据《吴都文粹》卷一米芾《十老序》推算),字静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吴郡志》卷二八),历知青田、浦城县。神宗熙宁间以太常博士分司南京(《续会稽掇英集》卷四)。归吴,日与程师孟等觞咏燕游,号吴门十老。后十三年致仕。又十四年卒,年八十二。私谥康靖先生。《吴郡志》卷二六有传。
张惟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5 【介绍】: 宋开封人,字祐之。初补入内黄门,累迁监在京榷货务。为赵元吴官告使,还言必叛,请饬边备。按视鄜延、环庆两路器甲,并访攻守利害,以为当持重伺变,还奏称旨。擢入内都知。领皇城司。卒谥忠安。在朝任事久,颇见亲信,而言不阿徇。
全宋文·卷九三一
张惟吉(?——一○五四),字佑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初补入内黄门,迁殿头、高阳关路走马承受公事。再迁西头供奉官,监在京榷货务,领内东门司。除内殿崇班,迁承制。累官入内都知。庆历八年,为澶州修河都钤辖,迁如京使、果州团练使。至和元年卒,谥忠安。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七,《宋史》卷四六七《宦者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胜之。王曙子。以荫入仕。仁宗时官殿中丞,除集贤校理。坐预苏舜钦奏邸会,黜监复州酒。后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神宗朝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为人伉直,喜论天下事。元昊叛时,曾上备边选将之策。凡宫中所需不符法式,有司迎合以求进者,悉论之。
全宋诗
王益柔(一○一五~一○八六),字胜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用荫至殿中丞,知介丘县。仁宗庆历初以范仲淹荐,除集贤校理。因参预苏舜钦进奏院宴会,黜监复州酒税。久之,为开封府推官,出为两浙、京东西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入判度支审院。历知制诰、兼直学士院,迁龙图阁直学士、秘书监,知蔡、扬、亳州,江宁、应天府。哲宗元祐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八),年七十二。《东都事略》卷五三、《宋史》卷二八六有传。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93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圣咨。石待旦从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为天台令,有母讼子逆者,牧之训敕之,遂为善良。时与王安石、陈襄,号江东三贤宰。改著作佐郎。历知二县,通判二州,入为越王宫太学教授,监在京曲院,官至知温州。致仕优游十余年卒。在温酬唱篇咏,集为《永嘉唱和》。有《易论解经训传》及杂文歌诗等。
全宋诗
石牧之(一○一五~一○九三),字圣咨,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知江宁、盐城、雍丘三县,通判温、湖、舒、建四州。入为越王宫太学教授。后以尚书都官郎中知温州。哲宗元祐八年卒,年七十九。事见《苏魏公集》卷五五《石君墓碣铭》。
宋登科记考
字圣咨。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朝议大夫。
张和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六年(1046)任常州知州。
沈士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四九
沈士龙(一○一六——一○八三),字景之,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宝元元年进士,时年二十三,为颍上尉。历益州录事参军、秘书丞,以奉议郎致仕。元丰六年卒,年六十八。著有《阳夏杂稿》五卷。见《奉议郎致仕沈公墓志铭》(《安徽通志稿》卷三)。
章隐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五年(1045)任高邮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齐州历城人,祖籍范阳,字贯之。举进士。历北海县尉、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以尚书度支员外郎直史馆。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累迁右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刑院。出知齐州卒。性刚狷,阔于世务,然好读书。有《太玄集解》。
全宋诗
张揆,字贯之,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掞兄。擢进士第,为北海县尉。仁宗时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累迁右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判太常寺。加翰林侍读志士、知审刑院,出知齐州,卒。《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徙居京兆,字胜之。王全斌曾孙。寇准奏为三班奉职。累迁麟州都监,屡败西夏。兔毛川之役,虽流矢中面,犹杀敌百余。以功历泾州、秦凤路观察使,召拜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治军有纪律,善抚循士卒。卒年六十六。谥壮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