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52 253 254 255 256 258 259 260 261 下一页
孙直言(字 隐之 )
林伸(字 伸之 )
江柬之
王无咎(字 补之 )
王晰(字 微之 )
杨辟之
沈之柔
苏拱之
马怀德(字 得之 )
吕景初(字 冲之 )
李受(字 益之 )
李微之
石亚之
朱公绰(字 成之 )
其它辞典(续上)
傅尧俞(字 钦之 献简 )孙直言(字 隐之 )
林伸(字 伸之 )
江柬之
王无咎(字 补之 )
王晰(字 微之 )
杨辟之
沈之柔
苏拱之
马怀德(字 得之 )
吕景初(字 冲之 )
李受(字 益之 )
李微之
石亚之
朱公绰(字 成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91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徙居孟州济源,字钦之。傅立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论事略无回隐。熙宁时言新法不便,忤王安石,除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知许州、河阳、徐州,两年六移官。复坐事落职。哲宗嗣立,召除秘书少监兼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卒谥献简。全宋诗
傅尧俞(一○二四~一○九一),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居孟州济源(今属河南)。未冠举进士,知新息县。仁宗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英宗时,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后除侍御史知杂事。神宗熙宁初,知和州、庐州。三年(一○七○),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两年之间凡六徙,困于道途。哲宗立,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元祐四年(一○八九)为御史中丞,迁吏部尚书、中书侍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谥献简。有《傅献简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宋史》卷三四一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二○
傅尧俞(一○二四—— 一○九一),字钦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文,及登第,犹未冠。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治平三年,除侍御史知杂,坚辞,出知和州。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授兵部员外郎、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四年,除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七年,提举崇福宫。明年,坐罪落职。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二年,坐言张舜民事,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三年,复为吏部侍郎。四年,再为御史中丞,进吏部尚书兼侍读,拜中书侍郎。六年十一月卒,年六十八,谥献简。绍圣中,以元祐党人夺赠谥。著有《文集》十卷、《奏议》十卷。《宋史》卷三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伸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神宗熙宁八年,调永静幕官。内侍程昉建言屯田实边之策,欲闭旧河、开新葫芦河于孟家口,致沧、景、德、棣四州俱受其害。伸条其利害以闻,坐褫一官,知新会县,有惠政。后以朝奉郎致仕。全宋文·卷一三六一
林伸,仁宗时人,嘉祐中曾任左侍禁、雄霸等路走马承受。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五年(1053)任端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69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补之。仁宗嘉祐进士,为江都尉、卫真主簿、天台令,弃而从王安石游。好书力学,所在学者归之。安石荐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解》及文集。全宋诗
王无咎(一○二四~一○六九),字补之,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曾巩妹夫。初补江都县尉,调卫真县主簿、天台令,弃官从王安石学。因无养家,复调南康县主簿。王安石执政,召至京师教学。神宗熙宁二年,诏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年四十六。有《王直讲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一《王补之墓志铭》、《元丰类稿》卷四六《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王无咎(一○二四—— 一○六九),字补之,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嘉祐二年登进士第,补江都尉,调卫真县主簿,历天台县令、南康县主簿。尝弃官从王安石学,好书力学,士人多从之游。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卒,年四十六。有文集十五卷、《论语解》十卷。见王安石《王补之墓志铭》(《临川集》卷九一),《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真宗天禧中曾官翰林学士。有《春秋通义》、《春秋异义》、《春秋皇纲论》。全宋诗
王晰,字微之(《刘忠肃集》卷一九《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即席次春韵》),太原(今属山西)人(《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以著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唐李太尉祠堂记》)。至和中为太常博士(《玉海》卷四○)。尝知汝州(《刘忠肃集》卷一九)、卫州(《东坡外制集》卷上《王晰知卫州制》)、池州(《舆地纪胜》卷二二)。为江南东路转运使,迁刑部郎中(《韩南阳集》卷一七《江南东路转运使尚书祠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王晰可尚书刑部郎中制》)。神宗熙宁中转兵部郎中,提点醴泉观(《续会稽掇英集》卷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七),判登闻检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有《春秋皇纲论》五卷传世。又有《春秋通义》十二卷、《异义》十二卷(《玉海》)、《孙子注》三卷(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三下),皆佚。全宋文·卷九三○
王晰,皇祐间为著作佐郎、知富平县事,参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光绪《富平县志稿》卷七。又按苏颂、梅尧臣、刘挚、韩维、范祖禹、王安石、苏轼等人集中有王晰,字微之,历仕真、仁、英、神诸朝,官至龙图阁学士,年九十卒。又有太常博士王晰,至和中著《春秋通义》,又著《春秋皇纲论》(今存)。未知是否为同一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辟之,仁宗至和中通判汉州(清嘉庆《汉州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二年(1055)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
苏拱之,至和中为三班奉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得之。少习弓马、击剑、角抵。补三班奉职,为延州南安砦主、东路巡检。以军功历迁左班殿直、右侍禁。为范仲淹、韩琦荐,授閤门祗候。寻升东路都巡检使。善以少击众,屡破西夏军,累擢鄜延路都监。宋夏议和,奉命与国子博士高良夫会夏人划疆界。论前后功,进供备库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历任钤辖、副都总管、都虞候等职,招辑流民有方。英宗初,官至静难军节度观察留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酸枣人,字冲之。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登进士第。累官殿中侍御史,尝奏疏论冗兵之弊。以弹劾梁适、刘宗孟事不实,出通判江宁府,徙知衡州。复召还台,迁右司谏,安抚河北。累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全宋文·卷一○四一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今河南延津)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签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至和初为殿中侍御史。迁右司谏,安抚河北,嘉祐三年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尚书刑部,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未入谢而病卒。《宋史》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四年(1052)任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嘉祐五年(1060)任亳州知州。嘉祐六年(1061)R8月徙为淮南荆湖制置发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6—?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石待旦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仁宗欲以女配之,使问其意。亚之以父母老且已别议姻,辞之。仁宗遂不强。仕至太常博士。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今浙江绍兴新昌)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太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