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259  260  261  26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佑之
王猎(得之 )
石深之
范宽之
章柬之
曾叔卿(升之 )
任拱之
宇文之邵(公南 世称 止止先生 )
李及之(公达 )
罗适(正元、正之 赤城 )
苗授(授之、受之 庄敏 )
刘煇( 子道、之道 )
周之道(觉民 )
折继祖(应之 )
王仲甫(明之 )
李佑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任赵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垣人,字得之。累举进士不第。仁宗庆历间,范仲淹荐为蓝田簿。徙知林虑县,为立孔子庙,择民教之。居官无丝发扰,吏民目为清长官。入为诸王宫教授。英宗即位,拜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神宗立,进龙图阁直学士。后以工部侍郎致仕。卒年八十。
石深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范宽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官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
章柬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任漳州知州。
曾叔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升之。曾巩族兄。仁宗庆历间进士。初家贫,居乡介洁。妻、子困于饥寒,而拊庇孤茕,唯恐失其意。后官至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中卒。
任拱之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二年(1055)任京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嘉祐三年(1058)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嘉祐六年(1061)任全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082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公南。登进士第。为曲水令。神宗即位求言,之邵上疏论时政,不用,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学者称止止先生。志行学识为司马光、范镇所推许。
全宋诗
宇文之邵(一○二九〔据《宋史》本传“少范镇二十一岁”推算〕~一○八二),字公南,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神宗即位,上疏论时政不报,遂以太子中允致仕,时年未四十。学者称止止先生(《全蜀艺文志》卷三四侯午仲《汉州三贤堂序》)。退居十五年,当元丰五年卒。有《止止先生宇文公集》(《鹤山大全集》卷五五《止止先生宇文公集序》),已佚。《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宇文之邵(一○二九——一○八二),字公南,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嘉祐二年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直言,乃上疏陈时政之弊,凡数千言。疏奏不报,遂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自强于学,不易其志。司马光、范镇等人盛誉之,以为「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著有《止止先生宇文公集》二十二卷。见《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中》,《南轩文集》卷三四,《鹤山大全集》卷五五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人,字公达。李迪从子。由荫登第。历通判安肃、河南。入判刑部,除直秘阁,知泾、晋、陕三州。精于吏事,所居官皆称职。曾取唐史籍中有益治体者,撰《君臣龟鉴》。卒年八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101 【介绍】: 宋台州宁海人,字正元,别号赤城。胡瑗私淑弟子。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历知五县,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慷慨建白,务恤民隐,尝与苏轼论水利,凡兴复陂塘五十有五,秩满去,民为立祠。有《易解》、《赤城集》、《伤寒救俗方》。
全宋诗
罗适(一○二九~一一○一),字正之,别号赤城,宁海(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为桐城尉。历知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五县,提点两浙、京西北路刑狱,官终朝散大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三。有《赤城集》十卷,已佚。事见清光绪《台州府志》卷七二附宋舒亶《朝散大夫罗公墓志铭》,同书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罗适(一○二九——一一○一),字正之,别号赤城,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治平二年进士,为舒州桐城县尉,移兖州泗水令,改著作佐郎、知曹州济阴县,徙知开封府陈留县、扬州江都县、开封府开封县,迁府推官,提点府界刑狱。继为两浙提点刑狱、京西北路提点刑狱。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适好古强学,独嗜《》,著有歌诗章疏碑碣杂文百卷。见舒亶《宋朝散大夫罗适墓志铭》(《台州金石录》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095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授之,一作受之。少从胡瑗学。以荫至供备库副使。从王韶攻羌,屡立战功,尽得河湟地。知德顺军,又以战功迁知河州。历泾原都钤辖、熙河副总管。神宗元丰间,与李宪攻西夏,师行百日,转战千里。哲宗元祐三年,累迁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次年,以保康节度知潞州。卒谥庄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0—1065 【介绍】: 宋信州铅山人,原名几,字子道,改字之道。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第一。为文本好险怪,欧阳修深恶之,曾主考而使其下第。及其易名再试,修得其文大加称赏,遂擢第一。授大理评事,乞归侍养祖母,改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祖母没,辞官归行丧礼。尝置田以赡族人之贫者,设义学处四方之士,县大夫改其里曰义荣社,名其馆曰义荣斋。有《东归集》。
全宋诗
刘煇(一○三○~一○六五),一作辉,原名几,字子道,改字之道,信州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释褐授大理评事,签书河中府节度判官。英宗治平二年卒,年三十六。有《东归集》十卷,已佚。事见《无为集》卷一三(故刘之道状元墓志铭)。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六六一
刘煇(一○三○——一○六五),原名几,字之道,信州铅山(今江西铅山西南)人。嘉祐元年欧阳修知贡举,几有名场屋,因文奇涩,为修所黜。遂改其文风,四年遂擢进士第一。初授大理评事、签书河中府节度判官,奉祖母往,不服水土,移建康签书节度判官,改著作佐郎。祖母卒,力请解官,时府尹王贽重惜其去而固留之,不从,扶灵归葬,州闾称其孝。设义学,处四方之学者,县令改其里曰「义荣社」,榜其学曰「义荣斋」,其地曰「清风峡」。治平二年三月感疾卒,年三十六。著有《东归集》十卷。事迹见杨杰《故刘之道状元墓志铭》(《无为集》卷一三)。
周之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五四
周之道(一○三○——一一○○),字觉民,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少寒苦,刻意于学。皇祐五年进士。初主钱塘簿,移歙州祁门令,改著作佐郎知江宁县。秩满,知遂州录事参军,改通判戎州。擢知开封府录事参军,除京西路转运判官,提举江西路常平,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元祐初为大理丞,已而迁正。以母老丐外,为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升郎中。累官至尚书刑部侍郎。元符三年卒,年七十一。见《浮溪集》卷二六《通议大夫周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云中人,字应之。折继闵弟。继兄嗣知府州事,累转皇城使、成州团练使。曾奏乞书籍,仁宗赐以《九经》。韩绛发河东兵城啰兀,继祖为先锋,深入敌帐,降部落户八百。加解州防御使,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明之。王圭从子。少年以词赋登科,曾官主簿。博知经史,文辞工巧。喜游赏,旷达不羁,不为荣辱所惊,不以是非为挂,朝赏夕宴,怡然自乐。
全宋诗
王仲甫,字明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圭从子。曾官主簿,客居吴门。事见《中吴纪闻》卷四。